•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牢記歷史 珍愛和平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12-14 10:1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在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週年及2017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際,我們在沉痛悼念之餘,需要更加深入地揭示公祭活動的重大意義,我們公祭遇難同胞,緬懷抗戰先烈,譴責侵略暴行,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是為了攜手開創和平美好的未來,引導國人和世人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昭示國人要永遠不忘屈辱歷史。80年前,在南京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多萬手無寸鐵的同胞和被俘士兵被泯滅人性的日本侵略者以各種方式虐殺。大量中國難民被鉛絲捆紮,驅趕到下關草鞋峽,遭機槍密集掃射,倒臥血泊中尚能呻吟掙扎者被亂刀砍戮,屍骸被毀屍滅跡。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以殺人比賽為樂,盡情宣泄令人髮指的獸性。南京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燒燬,幾乎所有的商店被搶劫一空,變成一座屍橫遍野、滿目淒涼的死城。這一幕幕不堪訴説的泣血慘劇是日本侵略者對中華民族犯下的反人類滔天罪行,是中華民族之殤。公祭活動就是要讓所有中國人永遠牢記這一歷史悲劇,將這一恥感深深地烙印到心靈深處,倍加珍惜中國軍民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浴血奮戰換來的重大成果,倍加珍惜新中國的建立使中華民族終於站起來、改革開放使中國富起來並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的新面貌,倍加珍惜徐徐開啟的中華民族日益強大且將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新征程。祖國的強大,是對革命先輩和死難者最好的告慰,是對歷史最好的紀念。

  昭示世人要永遠珍愛和平。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和平需要呵護。牢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珍惜和平,凝聚捍衛和平的偉大力量。公祭活動就是為了不斷喚醒世人對痛苦歷史的回憶,越是痛徹心扉,越能感同身受,越能激活心中的良知,越會贊同一切有利於和平的舉動,從而築牢保衛和平的長城。和平不能等靠上天垂憐,也不可能唾手可得,而是需要堅強的保障力量。我們要堅決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堅定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為人類和平作出新的貢獻。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近代以來,西方大國大多走過對外殖民擴張和發動侵略戰爭的道路,給廣大後發展國家帶來了屈辱和血淚,留下了難以治愈的創傷。所有的侵略戰爭、殖民擴張道路都被歷史判明為非正義的人類災難之源,理應遭到徹底摒棄。但是,以日本右翼為代表的保守勢力至今仍然在質疑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性,美化日本的侵略歷史,篡改歷史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甚至伺機修改和平憲法,改變戰後國際和平秩序。這一現象必須引起世人的高度警覺,要通過廣泛開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之類的活動,充分揭露侵略者的血腥殘暴,展示人類和平遭到踐踏帶來的恐怖情景,為守護人類和平添磚加瓦,促進世界各國走和平發展道路。

  昭示未來要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近代以來,人類相互交往大大加速,世界融合進程不斷推進,以經濟全球化為代表的世界潮流不可阻擋,文明交流互鑒異彩紛呈,各國人民收穫到日益豐厚的發展紅利。但是,人類和平依然面臨著嚴峻挑戰。如今世界經濟復蘇乏力,貧富分化日益嚴重,貿易保護主義回潮,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局部衝突頻發,有加劇激化態勢。威脅全球的恐怖主義、網路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世界正經歷新的大調整大變革,面臨著百年未有之變局。現在人類社會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擁有創造美好世界的更強經濟科技能力,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擁有更快更大更恐怖的毀滅世界的能力。以國家公祭類活動為契機,各國政府與人民必須認真思考人類社會的前途與命運,作出正確的抉擇,思考如何將亂局化為定局,確保朝著更加美好世界的方向發展。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世界各國必須同心協力,爭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陳始發,係江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