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建設偉大工程需不斷增強“四力”

2017-10-26 09:4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楊建毅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建設偉大工程需要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必須不斷增強政治領導力。黨的政治領導力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領導幹部這一“關鍵少數”的政治能力上。政治能力是領導幹部的第一能力。領導幹部只有不斷加強政治歷練,切實增強政治能力,才能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使命。要自覺把講政治融入黨性鍛鍊全過程,善於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遇事多想政治要求,辦事多想政治規矩,處事多想政治影響,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不斷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中國共産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歷經艱難困苦創造新的輝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廣大黨員、幹部的頭腦,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強大的戰鬥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當前,要堅持不懈用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不斷提高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理論思維能力和思想政治水準,在全社會形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鬥的強大思想合力。

  不斷增強黨的群眾組織力。我們黨來自群眾,又服務於群眾。只有將群眾組織起來,黨的意志才能變為現實。9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堅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不斷增強群眾組織力,團結帶領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是在這個時期,黨越要把人民群眾組織起來,匯聚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實現偉大夢想。

  不斷增強黨的社會號召力。習近平同志指出,全黨一定要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齊心協力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地凝聚起無堅不摧的革命力量、建設力量、改革力量,推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我們黨要不斷增強社會號召力,形成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磅薄偉力。

  (作者為甘肅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蘭州城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