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理論

行政哲學:社會變革時期的哲學回應

2017年03月13日 10:03:56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當今世界面對解決人類生存的共同問題使得國家治理與政府的作用凸顯。中國經過近40年的改革,國家和政府面對的問題更加多元與複雜,要解決社會變革中的矛盾,就需要構建一個不僅能對現實問題具有解釋性,而且還必須對未來發展具有指導性的理論體系。在這種背景下,一門交叉科學——行政哲學作為時代的回應應運而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所指出的,“世界上偉大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決人與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中創造出來的”。行政哲學的研究是一項開拓性的研究,以哲學的視域和方法,對公共行政理論進行創新性的拓展研究,有助於推動我國行政學理論研究向縱深發展。

  行政哲學存在的圖景

  行政哲學是哲學研究的分支,也是行政學的重要領域。行政哲學是對人類行政活動過程本質與規律認識的反思及躍遷活動,即對一定的行政理念、行政制度所進行的反思與創新的活動。

  行政哲學具有如下特性:思辨性。行政哲學是以哲學的樣態為其存在形式。它不是對人類具體行政活動的探尋與揭示,而是對行政活動規律、行政理念、行政制度進行形而上的反思並形成本質的認識。自覺性。行政哲學的自覺性來源於哲學的本性,具有不斷地對業已形成的行政理念與認識進行反思與批判,從而實現自我完善與提升的自覺性。創新性。行政哲學的目的是通過對一定的行政理念與行政制度的本質進行反思與批判,使原有的理念與制度産生躍遷或重構,突破原有的羈絆達到創新,從而推動理念與制度的發展與提升,以使其更加符合行政現實的要求或對行政現實更具有指導意義。

  行政哲學的定位。從性質的角度定位行政哲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屬於應用哲學研究範疇;從層次的角度定位行政哲學是行政學的基礎科學,行政哲學是對行政學研究的理論昇華,是行政學的元理論,是行政學的基礎科學。

  行政哲學的作用。行政哲學的作用是在思想層面上通過行政理念與行政理論的反思、批判而達到行政理念與行政認識的躍遷、昇華、創新,從而建構新的行政理論,並使這種行政理論對行政現實更加具有説明性、概括性、指導性與引領性。行政哲學是在更高的層次上為行政實踐提供理論基礎及決策智慧,更好地為行政現實服務。

  行政哲學研究的內容

  人類行政活動過程的複雜性與活動範圍的寬泛性決定了行政哲學研究內容的豐富性。行政哲學研究的內容可從歷時態與共時態兩個維度展開。

  行政哲學的歷時態維度是從縱向發展的角度考察與探尋行政哲學在人類發展的各個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的理論形態。不同時期與流派的行政哲學並不會因歷史的變化而喪失其意義與價值,它們所提出的問題及對這些問題的解決與闡釋都具有超時代的特性。共時態的維度則是從現今行政現實中所應解決的問題作為邏輯起點來構建其研究的內容體系。從現實存在的問題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又以理論回應、深化和破解現實問題,這是行政哲學理論研究的內容和根本途徑。我們認為,如下問題應成為中國行政哲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行政理念問題。行政理念作為行政主體對行政存在的理想狀態的基本信念與價值追求,具有解釋行政本質的意義和引領行政發展方向的功能,它的建構與取捨對行政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不同的行政理念決定不同的行政行為方式,決定不同的政策制定導向,預設了行政活動的價值尺度與發展方向,深刻影響著行政目標的實現程度。在理念建構上,既要吸收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本、善政、尚德、貴和等豐富的思想資源,又要吸納現代西方政府管理中的民主、規制、服務、公平等理念的科學成分;在價值選擇上,公共行政要將效率、公平、秩序等工具性價值與以人為本的終極性價值相統一,使行政理念承載多元價值的重要使命。總之,當代中國應構建民主與法制、公平與效率、市場與競爭、善治與服務等現代的行政理念,並使其成為我國行政發展的思想動力,為我國的行政改革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

  行政價值問題。行政應追求怎樣的價值?行政的價值何在?這是行政哲學研究不可回避的問題。行政價值的形成、躍遷、創新對行政而言意義重大。世界各國,特別是東西方政府不同的行政價值追求使得其國家所走的行政發展道路完全不同。因此如何總結我國傳統文化中國家治理的經驗,吸收西方國家行政價值的精華,建構符合我國文化背景的行政價值在目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認為,在我國社會轉型的過程中,行政價值問題應主要探究權力與權利、管制與服務、效率與公平、制度與倫理等關係問題。

  行政作用問題。行政應具有怎樣的作用?行政應怎樣發揮作用?行政作用的範圍有多大?這是一個世界性問題。由於各國情況不同,因此各國學者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也不盡相同。我們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仍不完善的條件下,我國行政要發揮強勢、有限政府的作用。作為強勢政府,就要發揮好政府在社會轉型中的主導作用,做有為的、責任的、效能的、法治的、服務的政府;作為有限政府就必須處理好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政府與責任之間的關係。

  行政倫理問題。行政倫理問題是目前行政學界、政治哲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我們認為,行政倫理的本質在於追求行政行為與行政制度的合道德性及行政人員的道德自律性,包括制度倫理與個體倫理兩個層面和整體的制度規範與個體的自律兩個維度。制度倫理具有制度倫理化與倫理制度化的雙重含義,個體倫理包含規範倫理與心性倫理兩方面內容。制度倫理與個體倫理是相互作用,互為前提的。加強制度倫理建設將為行政改革提供制度的倫理資源,從而保證行政改革目標的實現;加強個體倫理的建設將使提高行政效率成為可能。

  行政發展問題。從行政哲學的維度理解的行政發展則是一個由以物本為標準轉向以人本為標準的發展,是以發展的人本價值向度的協調發展、共用發展為核心內容的行政發展。行政發展的人本價值向度在於摒棄把發展看作單純經濟增長、單一的社會結構變革,而是把發展看作“整體的”“綜合的”“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的協調發展。所謂整體的,是指在發展模式上,既要考慮到作為整體的社會和人的各個方面,又要看到人們相互依存關係中出現的多樣性;所謂綜合的,是指在發展的戰略目標上,各地區、各部門發展的協調一致;所謂以人的發展為中心,則是指把人的發展看作是發展的根本主題、目標與評價標準。共用發展的基本前提是分配正義,其目的是促進社會公平。通過共用來激發社會發展的動力,通過共用來矯正社會發展的畸形,通過共用來彌補社會發展的貧富差別,通過共用來協調社會發展的失衡。共用發展的公平性體現為發展起點的公平、發展機遇的公平。中國的行政發展研究除上述問題外,還應研究行政發展的內容、動力、原則、途徑及行政發展的價值評價問題。

  行政方法問題。行政方法問題不是簡單的操作層面的問題,而是一種觀念或方法論的問題。縱觀世界行政發展的過程,從方法論的層面分析,行政的研究方法是以理性與科學為基礎,以工具理性的線性思維方式為主導而形成的實證主義的功能性方法論。因此,我們要結合我國行政管理的實際,構建以理性與非理性、事實與價值、剛性與柔性相統一的方法論原則,引入哲學的反思、批判的研究方法,以提高行政方法論研究的層面與視角;引入理性與非理性相統一的研究方法,以克服單一的工具理性的研究方式與方法;引入倫理的研究方法,調整好個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的關係,建立良性的社會導向機制。

  行政哲學研究的價值

  行政哲學的研究是開拓性的,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價值。

  行政哲學的研究將有助於建立一門新的交叉科學。行政哲學的研究將把哲學與行政學、管理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哲學的視角、哲學的理性思維來研究和解決當下行政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抽象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形成系統的理論與範疇,從而建立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具有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的新的交叉科學——行政哲學,同時也拓展了哲學的研究領域。

  行政哲學的研究將有助於推動我國行政學理論研究向縱深發展,改變我國行政理論研究滯後於行政管理實踐的現象。從哲學高度來建構符合中國實際的行政哲學理論,將會推動行政學理論研究向縱深發展,將會拓展行政學研究的思路,豐富行政學研究的內容,提高行政學研究的理論水準,發揮行政哲學對行政實踐的總結性、指導性與解釋性的理論功能,促進我國行政學研究進一步理論化、系統化、本土化。

  行政哲學研究的現實價值在於,我國行政改革與發展的實踐需要行政理論的指導。理論研究一方面需要用現實活化理論,另一方面又可用理論照亮指引現實。中國的行政改革呼喚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行政哲學。用哲學的視角來研究和解決行政改革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用哲學的思維來總結、概括、探索行政活動的本質和規律,用哲學的方法來探尋行政發展的軌跡,用哲學、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力求使理論的抽象回落到具體生動的公共行政生活之中,體現理論源於行政實踐、高於行政實踐、指導行政實踐,並在此基礎上形成高層次的、規律性的行政理論。由此可見,構建能夠解決我國行政管理現實問題的,併為之服務的中國的行政哲學理論,是時代的呼喚。

   (作者:何穎,係黑龍江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