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理論

種下一棵樹,把綠色理念深埋心中

2017年03月13日 08:06:05  來源:四川線上-天府評論
字號:    

  如果沒有森林,90%的淡水將直接流入大海;如果沒有森林,人類將無法生存1年。保護森林,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陽春三月,山東各地義務植樹點格外火爆,甚至一“坑”難求。據閃電指數統計,2016全國一年造林超過了一億畝,自1981年義務植樹35年來,山東參加義務植樹近11億人次,植樹43億株。(3月11日齊魯網)

  3月12日我國的植樹節,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中山先生生前特別重視林業建設,他在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任上,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新中國成立後的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

  植樹節的設立,旨在動員全國人民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這句口號已深入人心。植樹造林活動,不斷激發人們提高對植樹造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擴大森林面積,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造福子孫後代。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還能擴大森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

  我國的造林成績斐然,從1990年到2015年,全球森林面積減少了19.35億畝,而中國的森林面積卻增長了11.2億畝,我國成為全球森林面積增加最多的國家。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的森林覆蓋率與世界不少發達國家相比,還顯得比較小,植樹造林任重道遠。例如,我國的森林覆蓋目前為21.66%,遠低於全球31%的平均水準,每人平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每人平均水準的1/4。而日本為64%,韓國為61%,挪威60%左右,瑞典54%,巴西50-60%,加拿大44%,德國30%,美國33%,法國29%,印度23%……

  面對生態環境的差距和挑戰,在植樹節這天,我們更應該珍惜清醒。這一天,全國各地不僅要開展有關植樹造林的各種植樹造林活動,還警示我們一定要讓環保理念深植樹於心中,也就是説,種下一棵樹,把綠色理念也深埋於心中。倡導綠色,保護環境,不僅要在植樹節這一天,而是要在每一天。在國家層面,加強立法和執法,保護生態環境,擴大綠色面積,就該成為常態。就每個人來説,積極培育環保理念,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上,都讓綠色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就是在為“美麗中國”添磚加瓦。

  還必須看到,我們每年都在植樹,但成活率究竟是多少,也必須“回頭看”,千萬別“只種樹、不養樹”,甚至前腳種樹,後腳就做出毀樹的不文明乃至違法行為。植樹造林,不是喊口號和做秀,也不是刻意追求時尚,而是要行動起來,參與到其中。走向綠色文明,也不是僅靠植樹節這一天,而是需要天天踐行的行動。保護生態環境,不僅關係到每個人的生存狀況,更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未來。生態環境就像我們的眼睛,如果眼睛被破壞,我們就註定找不到前行的道。而對於那些破壞環境的行為,無論是個人行為還是組織行為,都絕對不能手軟,必須依法治理。

  參考如下數據,就知道樹的價值了:製作4000張賀卡需要一棵樹;我國每年使用一次性筷子約450億雙,需要砍伐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約200平方。面對如今十面“霾”伏的世界,我們才真正認識到一棵樹的價值,1棵樹:1天蒸發400Kg水,1畝樹林:1年可吸收各種粉塵20到60噸,1公頃林地:1天釋放730公斤氧氣,吸收一噸二氧化碳,1萬畝森林:蓄水能力相當於100萬立方米的水庫……作為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生物,森林不只僅是各種樹木的組合,它還維繫著生命的複雜運作,是我們離不開的寶貴資源。由此,讓我們借植樹節這一天,種下一棵樹的同時,也把綠色生態理念深埋心中。(作者係四川線上特約網評員)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