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理論

從延安時期幹部上講臺活動中學些什麼

2017年03月03日 14:41:01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原標題:從延安時期幹部上講臺活動中學些什麼

  當前各地根據中央有關要求,正在普遍推行領導幹部進高校、上講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縱觀黨的歷史,會發現延安時期也曾經進行過轟轟烈烈、效果良好、影響深遠的領導幹部上講臺活動。下面就來回顧一下當年的那場活動,希望能對當前的領導幹部上講臺活動有所裨益。

  蔚然成風:延安時期的領導幹部上講臺

  延安時期的領導幹部上講臺活動可以説是蔚然成風。延安時期黨中央先後創辦了“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等30多所幹部學校,一大批中華兒女在這些“窯洞大學”裏開展學習活動。在這些窯洞大學裏,就出現了眾多領導幹部的身影。

  毛澤東同志不僅親自參與創建抗大,為抗大確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還親自擔任抗大的教員。1937年4月至7月,毛澤東同志親自給抗大學員講授了100多個小時的《實踐論》和《矛盾論》。朱德、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同志也時常來抗大講話和作報告。張聞天同志擔任延安馬克思列寧學院(簡稱馬列學院)院長期間,非常重視實際工作經驗,凡有高級領導人從前線、敵後或大後方回到延安,他都要請他們做報告,先後有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鄧小平、彭真、董必武、賀龍、張鼎丞等二三十位負責人同志到馬列學院做過報告。陳雲同志從1938年下半年到1941年,先後在馬列學院、中央黨校、抗大、中央組織部黨訓班、青年幹校等處講授過黨的建設課。彭真同志擔任中央黨校教育長期間,除歷史、政治、法律和文化方面有幾位教授外,其他課程均由中央領導和校領導講解。

  延安時期領導幹部上講臺活動的出現,與延安時期如火如荼的學習運動密切相關。當時,全黨馬列主義理論水準普遍較低,黨的建設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讓黨中央産生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如毛澤東同志1939年在一次延安在職幹部教育動員大會上講話指出:“我們隊伍裏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過去學的本領只有一點點,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漸漸告罄了……學習本領這是我們許多幹部所迫切需要的。”為此,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在延安引導了一場大規模的學習運動,提倡“要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要求共産黨員都應成為學習的模範。在這場學習運動中,馬克思主義理論水準比較高的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們登上講臺,擔當起革命隊伍的領路人。

  還有一些原因推動了領導幹部上講臺活動。延安時期學習環境異常艱苦,不僅缺乏校舍、圖書館甚至桌椅板凳等基本的學習設施,稱職的教授、教員也是嚴重不足,在此情況下各級領導幹部也就責無旁貸的承擔起教學任務;抗戰以來,大量愛國青年川流不息地來到延安,對共産黨和馬列主義了解甚少,也需要接受學習和教育;另外延安時期的中國共産黨堅持從嚴治黨,艱苦樸素,打造出“只見公僕不見官”的黨群關係,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們親力親為地登上講臺為學員授課,共同打造出一個具有濃厚學習氛圍的延安時代。

  效果良好:上得去,講得好

  延安時期登上講臺的眾多領導幹部給學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毛澤東同志的演講有比較濃厚的湖南腔,尤其是湘潭話中的舌面音,柔軟、綿長,抑揚頓挫、韻味十足。毛澤東同志的演講語言“從宏觀角度有傳統性、通俗性和風趣性特點,從具體而言,有毛澤東同志一貫倡導的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因此,毛澤東同志的演講具有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劉少奇、周恩來、張聞天等同志的演講也具有這種特點。張聞天同志講課層次分明,一環緊扣一環,一步深似一步,以他特有的辯證思維邏輯啟發聽眾。大家聽了他的講話,無不欽羨其學識和才幹。延安時期眾多領導幹部登上講臺,上得去,講得好,與各級領導幹部努力提升自身理論水準,積極完善各個教學環節等是密不可分的。如毛澤東同志要到抗大講《矛盾論》和《實踐論》,為此閱讀了《資本論》、《列寧選集》、《國家與革命》、《理論與策略》等眾多書籍,寫下大量心得、札記和批註,用於準備的時間整整花了一個星期,而下這麼大的準備功夫,也僅僅只夠他講上2個小時。又如陳雲同志每次上課前都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請學校了解學員的思想狀況;看看原紅軍大學的教材;參考聯共黨史講聯共建設的內容,然後再寫出提綱。講完以後,還要請學校幫助收集一下學員的反映,把講的內容整理出來讓他再看一看。這種“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的認真態度和做法,是延安時期眾多領導幹部上得去、講得好的根本原因。

  延安時期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還親力親為地參與到各個教學環節的完善中。當時教材缺乏,毛澤東等同志就參與到教材的籌措和編寫中。1938年1月29日,毛澤東同志致電鄧發同志,請他轉給遠在蘇聯莫斯科的中共駐共産國際代表王稼祥同志:紅軍大學缺戰略教本,請蒐集戰略書,並找人翻印,先後寄回。1938年5月21日,毛澤東同志出席抗大第三期幹部培訓的總結會指出,要編遊擊戰、戰略、戰術、政治工作等教材,並説遊擊戰爭教材由他負責,戰略教材他負擔一部分。正是由於各級領導幹部認真對待上講臺的各個環節,才使得他們上的去、講得好,産生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走向勝利之路 :延安時期領導幹部上講臺的深遠影響

  延安時期,在艱苦的環境中,中國共産黨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學習運動,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登上講臺,在這場學習活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産生了深遠影響。

  第一,延安時期的領導幹部上講臺活動引領了一場大規模、長時間的學習運動,全體黨員普遍接受了一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有效推動了黨的建設這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法寶”。

  第二,延安時期的領導幹部上講臺活動破除了教條主義的束縛,清除了黨內各種錯誤思想。在毛澤東同志等黨的高級幹部的推動下,延安時期的學習運動深入研究馬列主義基本原理、深刻回顧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破除了各種錯誤思想,使黨的建設進一步走向成熟。

  第三,延安時期的領導幹部上講臺活動推動培養了一大批黨政軍幹部,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共産黨通過多種途徑,尤其是通過創辦各級各類的幹部學校,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新幹部,為抗戰勝利提供了人才保障。而活躍在各個幹部學校講臺上的,就有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的身影。

  總之,在延安時期濃厚的學習氛圍中,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登上講臺,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對當今的領導幹部上講臺活動也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注:本文係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近代中國歷史漫畫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效果研究”(項目編號:16JD710050)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毛澤東:《在延安在職幹部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②逄先知主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