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茉楠:“無就業復蘇”將是美國經濟長期難題

時間:2012-10-08 10: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美國失業率連續43個月保持8%以上的紀錄終於被終結。根據美國非農就業報告,9月美國失業率意外降至7.8%,創近四年最低水準。然而,就此認為美國就業市場實現逆轉恐怕為時過早。

  就業市場結構性問題嚴重

  美國就業市場絕沒有看起來那麼亮麗,整體報告中隱含的就業市場結構性問題依然嚴重。

  首先,非農就業與失業率的背離。根據美國家庭調查(Household Survey)的統計,相比7月、8月的家庭調查顯示美國共喪失31.4萬個工作崗位的數據,9月新增87.3萬人就業崗位的確太不穩定,也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

  其次,9月美國非農就業增長11.4萬人,遠低於過去3個月平均增長14.6萬人的水準。此外,今年4-6月連續三個月非農就業低於預期,6-7月就業增長數據分別下修,説明新創造就業的邊際效益在持續減弱。

  再次,統計口徑有別。從統計角度來看,美國勞工部將失業週期較長仍找不到工作的人——放棄尋找工作者,以及希望獲得全職工作但因經濟環境而只能從事兼職的從業者排除在官方統計的失業率之外(U3)。包括這兩項在內的“廣義”失業率(U6)目前還在14.5%以上。

  最後,也是最主要原因,是分母的變化。雖然美國整體勞動參與率為63.6%,比8月略升,但美國8月勞動參與率為63.5%,創1981年9月以來最低,社會整體勞動力人口減少36.8萬人,更多的人口退出勞動力大軍。如果勞動參與率持續降低,未來實現統計學意義上的充分就業似乎並不困難,但這一結果導致居民收入下降從而削減消費支出的作用將長期存在。

  “無就業復蘇”拐點難現

  金融危機對全球就業市場的衝擊遠比對經濟的衝擊更為持久,而各國經濟創造就業的能力也受到重創。全球經濟“無就業復蘇”和“無就業增長”廣泛存在,由於後危機階段産業結構調整而導致的“結構性失業”,以及由於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或者生産效率提升而導致勞動要素相對過剩所形成的“替代性失業”將是“無就業復蘇”最主要的特點。

  可以説,“無就業復蘇”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經濟體面臨的最大挑戰。然而,從更深層次講,高失業也絕不僅僅是一次經濟衰退的影響。事實上,美國當前面臨的不僅僅是週期性失業,更是多年來實體經濟“轉移”導致“去工業化”帶來的結構性失業。

  美國的結構性失業起始於本世紀初全球化浪潮,加劇于經濟大衰退。本世紀初至2007年12月大衰退開始時,美國企業為優化利用全球資源和提高競爭力,加速産業外移和服務外包的步伐。由於缺乏足夠規模的新興産業來吸收那些被削減下來的美國工人,結構性失業開始出現。本世紀以來,美國勞動力規模凈擴張為1300多萬人,而就業人數凈流失100萬人。

  特別是伴隨著美國第二、第三産業結構的演變,美國就業結構及其勞動力的配置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三十年間,美國就業人數增長最快的行業,如金融保險地産、商業服務、資訊服務、醫療教育等均屬服務業,而隨著第二産業佔GDP的比重由30%以上降到20%左右,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一直處於下降通道。製造業所需的非技能勞動力越來越少,對高技能工人的需求越來越大,技能缺口進一步推高了美國失業率。

  高失業率的背後凸顯出資本與勞動不易調和的矛盾。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美國工業部門生産利用率平均水準為83%左右,而在此後的近30年間,這一指標的平均值下降到80%以下,特別是2000年以來的平均值只有77.6%,是二戰以來最低的10年。今年以來,美國産能利用率保持在76.7%左右,這個數據的經濟解釋意義就是美國實際産出與潛在産出缺口依然較大,整體産能擴張幾乎停滯,在沒有企業擴大設備和産能投資的情況下,失業率怎麼可能大幅下降?

  此外,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在給製造業帶來更多産值的同時,導致了更少的就業崗位。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報告表明,美國製造業産出在1997-2007年每年增長3.9%,而同期勞動生産率每年上升6.8%,於是就業崗位在10年間減少了570萬人。從這一角度來説,“無就業復蘇”可能是未來美國經濟必須面對的一道長期難題。

  當前,在經濟復蘇極度乏力和復蘇階段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企業為了維持利潤增長更可能依賴減少勞工成本、提高勞動效率的方式增加單位勞動投入産出。數據顯示,2010年全年美國非農業部門勞動生産率提高了3.6%,而同期美國失業率攀升至9.4%的高位。此外,工資報酬也與企業利潤有此消彼長的趨勢,企業勞動投入減少,但生産率提高使得企業利潤逆勢增長,而工薪報酬在GDP佔比有所下降。“強資本,弱勞動”的現象愈發突出。

  因此,美國真實的就業圖景絕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樂觀,這恐怕也是美聯儲祭出QE3,並誓言把失業率拉回正常水準的原因。但貨幣寬鬆難解結構性問題,美國就業市場的持續復蘇仍非坦途。(國家資訊中心預測部 張茉楠)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