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成為我國外貿企業新“藍海”

時間:2012-07-24 15:29   來源:新華網

  一邊是歐盟經濟不明朗導致的出口放緩,一邊是勞動力等成本不斷攀升,“兩頭夾擊”使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深陷窘境。記者近期在浙江採訪了解到,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已經開始成為中國外貿新的增長點。

  位於浙江義烏的真愛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生産各類毛毯,該公司董事長劉元慶説,公司之前的産品主要出口到歐美,但從2009年開始,反而是中東和非洲的銷售額一直在提升。“東邊不亮西邊亮,我們進入中東和非洲時間早、有終端,已經開始掌握了一定的定價權。”劉元慶説。

  面對歐美市場持續疲軟,中國出口商如何應對,在維持出口穩定及控製成本的同時積極發掘可持續發展之道,成為當務之急,除了出口轉內銷外,不少外貿企業已經把眼光投向了新興市場國家。

  浙江省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對歐盟出口下降了6.8%,而與新興市場國家貿易增長仍然較快,對非洲、南美、東盟出口分別增長了20.6%、10.7%和10.4%。

  長期關注中國外貿的環球資源企業事務總裁裴克為説:“未來全球經濟形勢複雜而多變,但全球經濟一體化,新興經濟體崛起是長遠發展趨勢。新興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將有助於緩解中國過度依賴歐美傳統市場導致的貿易失衡。”

  據了解,中國企業和中國産品在全球市場始終具有強大吸引力。據環球資源提供的“環球資源南非採購交易會”統計數據顯示,96%買家表示2012年將增加在中國的採購量。其中,41%表示增幅在40%以上,25%則表示中國是他們唯一的海外採購基地。

  事實上,中國外貿在新興市場仍然具有廣闊的拓展空間。據介紹,目前非洲存在缺電的現狀,對於應急燈、節能燈等産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與此同時,巴西對消費類電子産品的需求量龐大。相關專家認為,這對於中國外貿企業來説都是商機。

  與此同時,我國相繼出臺了多項規定,支援企業發展新興市場。商務部制定的《對外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在鞏固歐、美、日等傳統市場的同時,著力擴大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等新興市場的貿易規模。到2015年,與新興市場的貿易佔全國外貿比重力爭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達到58%。

  即使是為中國外貿企業打開了新“藍海”,但企業在開拓新興市場過程中仍面臨多重挑戰。在很多新興市場,都有一些不同於歐美市場的強制性標準和法規。除去政府立法,全球主要的國際品牌也會對供貨商提出一些差異性要求。

  浙江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傅允生建議,面對這麼多複雜的法規和標準,企業除了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獲得相關資訊外,還可借助專業的第三方機構,以便及時高效地獲取全球各市場的法規、標準、外匯政策等資訊,更好地規避商業風險。

  與此同時,政府也應該從制度上為“走出去”企業保駕護航。相關專家建議,政府應該建立和形成統一完整的企業對外投資和國際化運營的法規和制度;幫助企業科學考察和評估東道國綜合區位投資環境;更要在走出去的企業遭遇他國政府不公正待遇時,及時啟動制衡性措施,以確保本國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的合法權益。(記者 商意盈)

編輯:米廣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