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ECFA簽署後兩岸迎來産業合作新時代

時間:2010-09-25 14:59   來源:你好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9月24日消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在一場論壇中表示,兩岸簽署並實施經濟合作協議(ECFA)後,已迎來兩岸産業合作的新時代,如能攜手必能實現中華産業的振興機會。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吳敬璉出席“兩岸經濟産業合作大趨勢論壇”時指出,今後兩岸産業界的共同任務是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解決具體問題創造雙贏。

  在新的形勢下,吳敬璉説,大陸原有的“兩頭在外,中間(加工、組裝)在大陸”的分工格局正在發生轉變,轉變的原因在於,目前大陸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的核心是提高效率,以及增加産品的附加價值。

  比較兩岸産業優劣勢時,吳敬璉認為,大陸市場廣大、勞動力供應充足且産業集團效應大,但生産組織精益程度低、創業環境不完善,國際行銷經驗也不足。

  至於臺灣則是技術創新能力強大、組織管理能力佳,全球行銷經驗也比大陸多,不過市場狹小的臺灣,自然資源並不充足,更缺乏製造業的縱深腹地。

  即使兩岸各有不同的優劣勢,但吳敬璉説,隨著大陸舊有的分工模式被打破後,兩岸面臨的究竟是競爭性或互補性的問題?在他看來,隨著兩岸産業內分工進一步深化,從事同一産業的企業之間仍有很強的互補關係。

  發表“兩岸企業在産業升級中的競合關係”專題演講時,吳敬璉指出,大陸第12個5年計劃(十二五規劃)將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中心任務,而在這一過程中,臺灣19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産業升級經驗,值得大陸汲取。

  他並認為,雖然大陸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産業技術力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且讓經濟增長模式轉變成為可能,不過,許多臺商企業還是可以作為大陸産業升級的表率,而臺灣服務業在大陸也具有發揮優勢的廣闊空間。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