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地:成品油定價機制近期調整可能性不大

時間:2010-09-20 14:57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油價到底何時降,調價紅線到底怎麼算?根據此前國內能源資訊機構發佈的三地油價變化率顯示,七月底國內油價一度達到降價的條件。

  民間

  油價已達“降價紅線”

  國內權威能源專家、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研究員周大地昨日告訴本報記者,市場機構測算油價與國家發改委“有偏差”,近期國內油價不調整的主要原因還是沒有達到調價標準,對於備受關注的定價機制是否需要調整,周大地直言,“定價機制本身並沒有要調整的壓力,要改變的可能性不大”。

  事實上,由於國際油價近兩個月來始終徘徊在70至80美元區間,導致國內油價一直處於“降還是不降”的尷尬境地。

  “按照上一次調價的國際油價標準,到七月底,三地油價的變動情況已經達到了國家發改委公佈的調價標準,-4%為降價紅線”,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某説,但是隨後國際油價開始小幅反彈,從70美元一度走高至80美元,目前又回落到74.67美元,在起起落落中,國內油價的計算頻率再次發生調整,此次變動率又開始突破-3%,接近降價區間。

  周大地告訴記者,國家發改委並沒有公佈過這個計算公式,因此市場機構的測算並不準確,“據我所知目前我們沒有降價還是因為國際油價沒有達到降價的標準”。

  廣東

  批發價開始下跌

  對於定價機制是否應該調整,民間以及官方研究機構給出了兩種不同的答案,周大地坦言,國家發改委不會在油價達到標準時還不調價,目前沒有調整的壓力,“有壓縮22天調價週期的説法,其實這樣做的意義到底大不大呢?”周大地還稱,“根據目前的波動幅度,即使調價,也是0.1元至0.2元每升區間的調整,這樣的調整不會對CPI産生影響”。

  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某則告訴記者,定價機制每次都是“霧裏看花”,現在油價又一次接近調價紅線,總要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他建議,國家發改委可以委託第三方每次公佈調價的參考標準、計算公式。

  知名能源專家,中國能源網CIO韓曉平昨日坦言,定價機制縮短一兩天沒有意義,關鍵是讓定價機制更透明更市場化。

  與此同時,由於國際油價小幅消化,廣東成品油批發市場價格也産生波動,目前,汽柴油價格均比八月份下降,“汽油下降了大約50元一噸,目前93號汽油在7350元/噸至7450元/噸,比八月底要便宜了,柴油也是一樣”,批發市場人士告訴記者。

  由於批發市場率先降價,但零售環節仍然“保持原位”,各大加油站的利潤空間更加有保障。廣州一家民營加油站的經營人員林國誠告訴記者,加油站的利潤空間現在是“鎖定”的,除非國際油價發生大幅度變化,或者超過150美元,否則國內油品銷售的利潤是非常穩定的,現在批發價發生下降,加油站要麼可以降價促銷,讓一點利給消費者,要麼不動,提升自己的利潤空間,他坦言自己的油站近期不會搞大面積的促銷活動。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