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7月30日電(記者 徐小勇 實習生 應卉)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今天在浙江北侖出席“2010國際港口與城市發展論壇”時表示,這次經濟危機之後,世界經濟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全球化的進程也面臨新的問題,貿易摩擦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因為全世界面臨一個根本性的結構轉變:30億的世界人口正在加入世界勞動者的大軍。
“他們能夠開始出口,能夠開始利用國際市場,而且他們的競爭正在不斷提高。30億人的加入,使得廉價勞動力的供給大幅增長,世界勞動力市場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個過程中,各國經濟將面臨轉型與調整的問題。” 樊綱表示,近30年,亞洲、拉美、非洲等一些逐步發展起來的新興市場國家正在加入這個大軍。
“在30億當中,我們是一部分,我們在加入這個世界市場,我們在加入勞動者大軍和消費者大軍。”樊綱認為,中國通過港口和其他的渠道在融入這個世界,而港口則帶動了經濟發展和城市發展。“在當前的形勢下,中國的港口經濟、市場和對外經濟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迄今為止人類最便宜的交通運輸方式就是水路,因為這種運輸方式成本最低,因此使得沿海而居、能夠利用水路運輸的企業佔有成本優勢,得以通向更廣大的市場,而內陸地區往往處於劣勢。” 樊綱説,除了氣候原因以外,交通地理位置差距,將導致交通物流、人流成本的差距,從而影響對外開放程度。“這就是中國現在面臨的收入不均、東西部差異、城鄉差別等問題産生的原因。”
樊綱介紹説,世界上地理經濟學研究成果表明,一個國家發展起來之後,將有70%—80%人口會聚集在離沿海不到100英里的區域內,而中國未來大的趨勢也會是這樣。“我們寶貴的沿海地區,將來要承載更多的經濟發展,要承載更多的就業和人口。”
對於中國東西部經濟差距問題,樊綱認為可以通過東西部人口遷移,將農民工轉移到沿海就業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以港口為支撐,發展更多的經濟,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實現更大程度上的城市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