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要儘快讓百姓“看得見“住得進”

時間:2010-07-30 11:15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近日在杭州調研時發現,該市在去年年底就推出了覆蓋本地市民和外來人口的公租房,第一批承租戶已入住半年多,嘗到了頭口甜水。

  國家七部委前不久出臺了加快發展公租房的指導意見。全國不少城市自去年來就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展這項工作。但是到目前為止,很多地方的公租房還是停留在規劃、開工、討論政策標準等的狀態,“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杭州的做法是,從現有的經濟適用房等存量政策性住房中挖潛,安排了1000多套房源作為公租房,去年底推出首批近百套申租,讓老百姓能先“住進去”。同時進行新的開發,在拍賣樓面地價已達每平方米一萬多元的田園地塊劃撥了200多畝地,于去年年底開工建設,預計可建成4000多套經濟租賃房。

  公租房是完善我國住房體系建設、緩解百姓住房難的民生大事,各地各部門都應急百姓所急,深切體會住房困難戶的渴盼心情,把這項工作放到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位置,不推諉,不懈怠,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調動人力物力,儘快讓“期房”變成“現房”,讓這一百姓寄予厚望的住房新型態能“看得見”“住得進”。

  我國原有的保障房主要是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但是住房困難人群由於戶籍、年齡、婚姻狀況等各種複雜的情況,難以完全納入這兩項住房範圍中。公租房是對原有保障房體系的有益補充,可覆蓋更廣的人群,尤其能切實緩解“夾心層”人群的“住房難”。而且,由於政府可以政策性掌握租金標準,公租房還可以覆蓋非戶籍人口、剛畢業的大學生等各種人群,在最大可能的範圍內實現“住有所居”。使大批為住房而焦慮的人民群眾可以在公共財政的陽光下,用低於市場的標準,享受“有尊嚴”的生活,進行“體面”的勞動。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