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拉動世界經濟增長及復蘇最大力量

時間:2010-04-21 11:42   來源:中國網

  中新網4月21日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鄭新立今日表示,中國已經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拉動世界經濟復蘇最大的力量。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4月21日在中華世紀壇大螢幕廳舉行第九期“經濟每月談”,主題為2010年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暨研究成果發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成立於2009年3月20日,被認為是目前中國最高級別的智庫,理事長為原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鄭新立在會上就一季度的經濟形勢做一個分析。鄭新立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産總值的增長速度達到了11.9%,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2%,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歷任同比增長119.7%。這三個數據集中地説明瞭我國國民經濟在今年一季度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來回升向好的強勁勢頭,出現了高增長、低通脹、高效益的良好局面。

  一是內需對經濟增長繼續發揮主要拉動作用。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了2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9%,其中汽車銷售增長39.8%。這三個數據説明我們在擴大內需方針的指引下,內需驅動型的經濟增長不斷得到強化。去年我們在出口下降16%的情況下,依靠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投資,實現了8.7%的經濟增長速度。國外的經濟學家對此作出了一個評論,説“2009年中國經濟運作的實踐標誌著中國經濟增長已經從外需驅動型轉變為內需驅動型,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轉變”。這個評價我認為是合乎實際的。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內需驅動型的經濟增長得到了進一步強化,這是符合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因此是非常可喜的。

  二是投資與消費比例失衡的局面開始出現變化。一季度投資的增長速度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2個百分點,而消費的增長速度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9個百分點。儘管變化的速度不是很快,因為這需要有一個緩慢的、長期的過程來調整投資和消費比例失衡的局面。但是出現這樣一種變化,説明我們的經濟運作正沿著轉變發展方式的方向有了可喜的進步。因為轉變發展方式的第一個轉變就是要調整需求結構,要適當降低投資率,提高消費率,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一季度的數據説明,我們整個經濟運作的方向是按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第一個要求來運作的,因此是可喜的。

  三是出口增長由負轉正,進出口趨於平衡,一季度的出口同比增長28.7%,扭轉了去年大幅度下降的局面。進出口的順差144.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79億美元。進口增長了64.6%,出現了超常增長,這説明中國經濟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發動機,其拉動能力不斷增強。一季度我們出口增長百分之六十幾,這在世界經濟增長史上也是很少有的,那麼這個增長説明我們對其他國家的商品的吸納能力大大增強了。從這裡面受益的國家,受益最多的是一個是日本,一個是韓國,這兩年日本的經濟增長百分之七十左右都是向中國出口拉動的,尤其是汽車超常增長,帶動了日本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增長,對日本經濟增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韓國也是這樣,韓國這些年是從中國市場上受益最大的,連續多年對中國出口都是貿易順差,所以有些經濟學家提出現在已經到了依靠中國市場來拉動全球經濟的時代了。

  過去很長時間內,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發動機是美國,特別是我們東亞增長模式,主要就是靠美國的市場,靠出口拉動型實現了經濟的起飛,包括日本,四小龍都是這樣的,現在風水輪流轉,轉到中國來了,儘管中國的經濟總量在全球總量中間不大,但是我們的增量在全球是最大的,因此中國每年的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已經超過20%以上,超過美國,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的發動機,這就是預示著今後哪個國家願意跟我們做生意,哪個企業願意到中國來投資,哪個國家和哪個企業能夠抓住和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像美國議員那種想把中國經濟打壓下去,有不可告人目的,所以中國已經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拉動世界經濟復蘇最大的力量。

  四是貨幣供應量的增速下降有利於改變通脹預期。三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22.5%,比上年末回落5.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長29.9%,回落了2.4,説明去年上半年貸款超常增長的局面已經得到控制,這有利於把目前低通脹的狀況繼續保持下去,有利於保持經濟的穩定。我們M2、M1分別為22%和29%的增長速度,仍然是一個適度寬鬆的政策,增長速度仍然比較快,但是比去年超常的增長速度略有下降,這是符合我們宏觀調控目的的。今年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這個開局增強了全國人民徹底戰勝全球金融危機的信心。實現今年宏觀調控的目標,我們不在於經濟增長速度有多快,關鍵是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能不能邁出實質性的步伐。也就是説,我們要在結構調整上取得進展,要提高經濟增長的品質效益。

  今年年初,在中央黨校舉辦的省部級主要負責同志“關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討班”上,中央領導同志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今年我們在保增長方面的壓力小一些,我們要集中精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取得突破。這樣我們才能為“十二五”的發展鑒定一個堅實的基礎,也只有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進展,才能進一步釋放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為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援。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