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高鐵、民航如何雙贏

時間:2010-04-20 15: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兩則關於高鐵民航競爭的新聞頗為引人關注。一是受鄭西高鐵衝擊,從3月25日起“鄭州—西安”航線所有航班全部停飛。二是從4月13日起,運營僅兩個月的北京—福州動車宣告停運。運輸市場上高鐵、民航重新定位問題,值得業界思考。

  不同交通工具的定位問題,自高速鐵路投入運營後凸顯出來。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鐵,以安全、正點、交通接駁便利等優勢,挑戰傳統的民航市場。除了停飛的鄭西航線,曾經紅火了19年的成渝航線也于去年停飛。與此同時,上海、重慶、成都、武漢等地航線,均因動車組開通致航線客座率驟減。耐人尋味的是,為了搶奪客源,國內中短程城際航線以打折降價來回應高鐵,最近迫使北京—福州、武漢—青島等動車組停運,就是民航反擊鐵路的成功案例。

  新一輪的民航與鐵路之爭,剛剛開鑼上場,更激烈的“掰手腕”較勁還在後面。在我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4萬億元投資安排中,民航要大規模建設機場、補充近3000架客機,鐵路要修9200公里客鐵,今後陸空市場的爭奪戰將愈演愈烈。

  有人預言,運營距離在500公里以內,將是高鐵的地盤,航空公司如果沒有優惠的價格和保持一定的航班密度,目前運營的大多數航線將被迫取消。而在800公里內的運營里程內,高鐵將會分流民航市場20%至30%的客流;1000到1200公里,高鐵將瓜分15%到20%的民航客流。因此,如果民航、鐵路不重新定位,有關方面不進行合理規劃的話,搶奪客源的背後,不僅是企業的虧損,也將造成國家投資和交通資源的極大浪費。

  從世界範圍看,高鐵對傳統鐵路、航空市場的影響,依然是個新課題。毫無疑義的是,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之間不是你死我活的關係,它們既存在競爭,也存在協調與合作。但目前的問題是,為了爭奪高端客源,我國航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高鐵也在這些城市布點,使總體上本來就比較緊張的運輸資源,更加“冷熱不均”。從長遠看,運輸市場上民航與鐵路競爭格局的調整,需要從國家層面統籌佈局,加強行業規劃的協調性和一體化,避免各唱各的調、各拉各的套,盡可能避免惡性競爭。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