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登臺一年間:人民幣拉動臺灣經濟

時間:2009-07-20 21:46   來源:人民日報 

  □2008年7月4日,760人的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首發團分別從北京、上海、南京、廈門、廣州直飛臺灣。

  □2008年7月18日,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正式啟動,首批開放13省市居民赴臺旅遊。

  □2009年1月9日,大陸赴臺旅遊團人數下限由“十人以上”改為“五人以上”;旅遊團在臺停留期間,由“不超過十天”改為“不超過十五天”。

  □2009年1月20日,大陸再開放河北等12個省區居民赴臺旅遊。

  □截至目前,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逼近36萬人。  

  開放大陸居民赴臺觀光屆滿一年。檢視這一年的起起伏伏,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理事長姚大光自己打出“80分”。

  臺灣一份最新民意調查顯示,70%受訪民眾認為大陸游客對臺灣觀光業有正面作用,57%的民眾肯定大陸游客赴臺對兩岸關係和諧有幫助。  

  拉動臺灣經濟

  歡迎人民幣與相約遊臺灣 

  “歡迎人民幣!”去年6月,臺灣一個商家打出這樣的招牌,期盼陸客到府。不負所望,一年來,超過35萬大陸游客到臺灣旅遊,猶如為臺灣經濟注入一針強心劑。

  姚大光説,“不誇張地説,臺灣經濟恢復,從陸客赴臺觀光開始。在國際金融危機大背景下,花蓮、臺東等地的觀光業一枝獨秀,增幅都在40%以上。”

  也因此,低迷數年的臺灣觀光業在低迷的環境中反呈擴張之勢——一年新增4家國際觀光旅店,總房間數增加了800多間,而此前,國際觀光旅店從2005年的62家逐年下跌到2008年的59家,房間總數也從18900多間,滑落到17500多間。

  20年未整修的臺北圓山大飯店,耗資5000萬元新台幣,重修門面。看好中低價位的陸客商機,五星級的晶華飯店轉投資“捷絲旅”商務酒店。苦撐多年的大型遊覽車運營者大手筆擴大規模,今年7、8兩月將新添200輛遊覽車。

  “一個大陸游客一下買了120罐烏龍茶,共24萬元新台幣。”茶葉店女老闆笑逐顏開。這是去年7月發生在阿里山上的一幕。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這些陸客喜愛的景點,商家大多賺個缽滿。

  臺北故宮是大陸游客必到之處,“翠玉白菜”前人滿為患,臺北故宮不得不提前預約、限時段參觀。故宮的紀念品賣氣大旺,最受大陸游客青睞的翠玉白菜手機墜,一年賣出1500萬個,其中今年上半年售出1100萬個,平均每天賣出6萬多個,臺北故宮公關室孫鳳儀介紹。

  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推估,2008年下半年,6.3萬多大陸觀光客,共消費32.96億元新台幣。

  與此同時,去臺灣旅遊,成為大陸居民的熱點話題。企業組團、地方組團,還有一些退休老同志,自發相約遊臺灣。“有生之年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臺灣。”家住北京亦莊的秦老先生,今年春節約了老同學、老同事8人一起遊臺灣,終於看到了阿里山、日月潭,遂了心願。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