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民大陸創業記:“我在大陸播種一首田園詩”

時間:2009-05-08 16:14   來源:新華網

 

  “我先民仍冒險而進,剪除荊棘,備嘗辛苦,以辟田疇,成都聚,為子孫百年大計者,其功業豈可泯哉!”這是連橫先生在《臺灣通史》中對明清時期閩粵 先民涉險渡海,赴臺開墾歷史的記述。

 

    物換星移,他們的後人再度跨越海峽,隨著近年來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等惠臺農業政策陸續出臺,臺灣農民大陸創業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吸引許多臺商轉行投入農業。他們在大陸的山地海濱、田間地頭播撒下精緻農業、現代行銷的種子,儘管創業多艱,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在大陸一片片希望的田野上,寫下了一篇篇動人的創業記事。

 

    “我們離成功只差臨門一腳”

 

    四五月間,福建漳平市(永福)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裏處處飄著沁人的茶香。這裡的39家臺資企業中,種植高山茶的就有33家,面積達35000畝,是大陸最大的臺灣軟枝烏龍高山茶種植基地。

 

    臺胞李志鴻的茶園裏一片繁忙景象,採茶女用掌握的臺灣茶農技術熟練地採茶,臺灣來的制茶高手林志純則在加工廠裏忙忙碌碌。

 

    “預計今年永福茶葉産量將超過1000噸,將來還會更多!”李志鴻帶著記者參觀面積8000多平方米的加工廠,介紹著廠裏與臺灣完全同步的技術設備。

 

    出生在臺北的李志鴻,祖籍漳平永福。2004年底,他承包了家鄉的茶山,現在每年有近9個月都待在這裡。他説,因為永福是福建最大的高山臺地,地理條件堪與阿里山媲美,最適合種植高山茶。

 

    來自臺灣“茶葉之鄉”南投縣的謝東慶比李志鴻來得更早。13年前,他為了尋找適合種植臺灣高山茶的地點,在福建、廣東、海南等地進行了歷時一年的考察,最後選定永福鎮。後來,越來越多的臺灣茶農和制茶能手來到永福“安營紮寨”,常住臺胞現有300多人。2008年,永福被認定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主打産業是茶業。

 

    農業尤其是種植、養殖業投入大、産出慢。對於這些臺灣同胞來説,離鄉背井到大陸山區創業,更是艱辛,也更需要堅持。

 

    “臺胞在大陸投資農業要實現規模效益,資金是最大的難題。”李志鴻説。由於農業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和兩岸銀行經營觀念的差異,農民創業園的企業很難從大陸銀行得到貸款支援。他説:“令人高興的是,我們的融資問題在當地政府的幫助協調下,很快就會得到解決!”

 

    在艱苦創業4年後,李志鴻的臉上終於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們離成功只差臨門一腳了。下一步就是要與大型經銷商合作,打開市場銷路。”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