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南匯“兩區合併”:新浦東爭當國家戰略核心功能區

時間:2009-05-07 09:30   來源:X--新華網 

 

  這是又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略決策。

    國務院近日批復上海市《關於撤銷南匯區建制將原南匯區行政區域 劃入浦東新區的請示》,同意撤銷上海市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上海市浦東新區。

    新的浦東新區不僅擁有著陸家嘴、外高橋、金橋、張江四大傳統國家級開發區,同時又增加了洋山保稅港區、上海臨港新城等正在快速發展的新的國家重要産業集聚區,如虎添翼。

    從此,在中國海岸線的中點,萬里長江出海口的南側,由“陸家嘴—外高橋—洋山港”所構成的逾千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土地上,浦東開發開放、綜合配套改革、上海“兩個中心”建設等三大國家戰略聚焦,金融、航運、貿易、行政管理體制等多個領域的改革先行先試政策匯聚。

    新浦東,作為國家戰略的核心功能區,破繭而出。

    新浦東,國家戰略的新載體

    兩區合併前,原浦東新區面積為53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94萬,去年地區生産總值達3151億元;原南匯區面積67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4萬,去年地區生産總值為548億元。

    然而行政區劃調整後的浦東新區,並不僅僅是面積、人口、生産總值上的擴大,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載的國家戰略和整體功能的顯著提升。

    外高橋港區和洋山深水港區是上海最為重要的兩大港口,也是上海“兩個中心”建設國家戰略中航運中心的主要載體。外高橋港和外高橋保稅區擁有19年發展的成熟經驗,在企業和産業集聚、管理運作協調、國際知名度等方面都有著很好的基礎;而作為我國首個保稅港區,洋山深水港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中得到了很好的政策聚焦。

    行政區劃調整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政策有了更大的輻射空間,外高橋和洋山兩大港口之間的優勢可以更好地得到互補,兩港間目前水上穿梭巴士班次較少、保稅轉机功能較弱等現存問題也能夠更快地得到解決,從而為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區,航運政策和制度創新的試驗區,航運服務發展的示範區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為上海2010年基本建成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提供支撐、服務和引領。

    大飛機項目是上海承擔的又一重大國家工程,它也將直接受益於浦東南匯的“兩區合併”。今年2月,中國商用飛機設計研發中心正式落戶原浦東新區的張江高科技園區,佔地約50萬平方米,分為行政辦公、設計研發、工程試驗、創新實驗和輔助配套等五大區域,計劃於今年7月份開始建造,2012年5月完成一期工程並投入使用,2013年12月完成二期工程,國産大型客機的自主研發由此也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而就在去年,國家級民用航空産業配套基地及大飛機發動機項目也已正式落戶原南匯區的國家級裝備製造基地上海臨港新城。一架大飛機有300萬到500萬個零件,需要高水準的整合能力,新浦東的誕生,無疑將有力助推國産大飛機項目,讓我國的大型客機早日飛上藍天。

    新浦東,改革開放的先行區

    改革,是浦東新區永恒的基因。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審議並原則通過上海“兩個中心”建設意見,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的主要載體,浦東新區由此肩負起更重的使命。

    今年是浦東新區的“改革年”,“新浦東”計劃通過深化改革,更好地實現浦東開發開放、綜合配套改革和上海“兩個中心”建設這三大國家戰略的“黃金結合”,為我國在應對危機中不斷提升國際經濟地位,奠定更為堅實的戰略基礎。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通過綜改來提升浦東開發開放的能級和水準,通過深化改革來推進“兩個中心”建設,通過“兩個中心”建設成果來展示開發開放和綜改的巨大生命力——浦東新區正在抓緊實現三大國家戰略的融合,力爭成為我國競爭國際經濟新秩序的一顆舉足輕重的棋子。

    今年的浦東綜改,已經將貫徹落實國務院“兩個中心”意見,積極爭取在浦東先行先試作為改革重點。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面,重點是進一步提升金融市場功能,加快構建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援機制,加快構建航運發展的金融支援機制,加快構建貿易發展的金融支援機制等。探索金融産品創新體制,加快培育融資租賃市場,研究設立政策性信用再擔保機構,鼓勵社會投資者參與船舶融資,爭取更多企業參與國際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等內容,都已列入改革議程。

    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方面,今年浦東將通過在綜改中完善口岸通關制度,實現外高橋保稅區、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洋山港區的一體化統籌發展,研究探索保稅區開展黃金等部分特殊原料出口加工制度改革;同時,拓展外高橋保稅區多元化貿易服務功能,爭取設立“上海外高橋國際貿易示範區”,賦予保稅區內有條件企業“保稅延展”功能,允許區內企業開展兩頭在外的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高端産品維修業務,探索區內分撥企業從零部件分撥向成品分撥拓展。

    國家發改委和上海市政府還將於近期召開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第三次部市合作會議,屆時設立空港綜合保稅區、爭取張江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推進國家質檢管理創新示範區建設,爭取設立OTC市場、爭取組建消費金融公司等9項重大改革專項,有望在“新浦東”先行先試。

    新浦東,科學發展的示範區

    1990年浦東開發開放之初,浦東新區的地區生産總值僅為60億元;19年後,這個數字整整增長了60多倍,是改革開放的偉業讓浦東實現了滄海桑田式的局面。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正面衝擊,上海浦東新區經濟面臨著開發開放19年以來最為嚴峻的挑戰。

    總結當前經濟運作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特別是速度下滑的問題,浦東新區認為不能簡單歸咎於金融危機或外部衝擊,根本原因在於浦東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發展模式形成的瓶頸制約,而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基礎還不牢固。“兩區合併”為浦東由跨越式發展到經濟轉型,實現科學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可能。

    2008年原南匯區的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20%,增速在上海區縣中名列前茅。區域內洋山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830萬標箱,增長36%;臨港新城地區生産總值增長30%,近20家大型裝備製造企業集聚,航運物流業加速發展。過去在上海經濟版圖中不太“起眼”的區域,正在成為新的增長極。

    新的浦東,將更好地把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與促進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結合起來,率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産業化,推動製造業高端化發展,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産業結構,努力增創發展新優勢,形成科學發展新局面。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