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新增貸款5千多億 外匯佔款成存準率上調關鍵

時間:2011-03-10 10: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外匯佔款增長情況或成準備金率上調關鍵

  中國證券報記者9日獲悉,2月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5000億元。這一數據與本報此前報道的“2月新增信貸銳減至6000億元以下”一文相符。本週五將公佈宏觀數據,2月CPI同比漲幅可能略有下降。在存款準備金率達到歷史高位、銀行資金面結構性偏緊情形下,2月外匯佔款增長情況可能成為央行是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關鍵因素。

  政策收緊效應顯現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2月工、農、中、建四大銀行新增貸款分別為550億元、700億元、470億元和450億元,合計低於2200億元。春節假期因素、銀行信貸規模嚴控是導致2月信貸環比、同比雙雙回落的原因。去年以來,8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3次加息以及嚴厲的房地産調控已對實體經濟過熱産生抑製作用,貨幣政策緊縮效應顯現。

  從資金面來看,銀行流動性呈現總體較為充裕、結構性偏緊的態勢。公開市場上,央行已持續16周凈投放操作,累計凈投放規模超過萬億元。近期貨幣市場利率也有所回落。

  部分中小銀行資金面“捉襟見肘”。一家股份制銀行支行公司業務部經理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銀行已經受不了了”。由於存款準備金率持續上調和存貸比紅線持續壓制,該支行2月新增信貸規模同比縮水近50%。

  銀行理財産品利率跳升也能反映出銀行“錢緊”的局面。一位銀行理財師表示,目前該行20天理財産品的年化收益率已達3.8%,此前三個月期限産品年化收益率為3.5%。

  是否上調準備金率存分歧

  目前大型商業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已達19.5%,市場對準備金率是否還有上調空間存在較大分歧。

  一方面,通脹壓力依然嚴峻,客觀上要求政策保持高壓態勢。分析人士認為,油價持續過快上漲將加劇全球通脹壓力,國內農産品價格3月止跌回升,食品價格向非食品的傳導還將持續,加之由原油價格拉動的PPI向CPI的傳導有可能擴大,3月CPI漲幅可能創新高。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7日表示,未來央行還有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空間。目前企業感到貸款緊不是因為商業銀行的頭寸,商業銀行存放在央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足以滿足商業銀行的正常放貸要求。由於存在貸款收縮預期和信貸規模約束,銀行信貸的整體規模可能比去年略低。

  另一方面,也有人士認為,當前存款準備金率已處於歷史高位,繼續上調可能加大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貨幣乘數已大幅下降,繼續收緊可能會對經濟增長産生負面影響。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就在兩會期間表示,由於當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已處在高位,進一步上調可能沒有空間。

  分析人士認為,3月央行是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可能取決於2月以來的外匯佔款增長情況。如果外匯佔款持續高增長,存款準備金率將繼續上調。

  受中國經濟增勢良好、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因素影響,1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佔款5016.47億元,環比增長近25%。這一數據遠高於當月外商直接投資與外貿順差之和。分析人士表示,儘管2月外貿順差可能進一步收窄,但資本流入能否放緩尚難判斷。記者 任曉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