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需安排城鎮勞動力2400萬 就業總量壓力仍居首

時間:2011-03-09 09: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3月8日上午9時,梅地亞新聞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就“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話題答記者問。圖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答記者問。中新網記者 楊磊 攝

  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阮煜琳 張冬冬)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8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就業問題的基本格局仍然是供大於求,就業總量的壓力還是第一位的。今年需要安排2400萬左右城鎮勞動力,轉移800萬左右農村富餘勞動力。

  尹蔚民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就業問題的基本格局仍然是供大於求,就業總量的壓力還是第一位。與此同時,在部分地區、企業和行業,也出現了“招工難”的現象。“招工難”是當前就業領域結構性矛盾的一種反映。“招工難”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但有向中西部地區蔓延的趨勢,一線普通操作工崗位缺口比較大。

  分析“招工難”産生的原因,尹蔚民説,有季節性因素,但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企業用工量增加。隨著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西部地區用工需求增加,吸引相當多的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同時,隨著近幾年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農村勞動力逐漸減少。新生代農民工就業預期不斷提高。

  尹蔚民説,目前“招工難”問題已經得到緩解。最新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招工難”的情況好于預期。為緩解“招工難”問題,下一步要加強資訊引導和職業培訓,及時掌握勞動力供求變化資訊,要加強輸入地和輸出地的直接對接。同時,引導企業進一步改進用工環境,特別是在薪酬待遇、勞動條件、勞動合同以及人文關懷等方面加大措施。

  尹蔚民説,從當前整體就業形勢來看,供大於求、結構性的矛盾比較突出。就業形勢越來越複雜。從今年城鎮就業情況來看,需要安排城鎮勞動力2400萬左右,其中青年學生(包括高校畢業生,技校學生,初中、高中畢業後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共近1400萬人,就業壓力比較大。同時,要繼續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800萬人左右。

  尹蔚民説,進一步把就業政策和産業政策相結合,擴大就業崗位,加大就業公共服務,加強創業引導。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整個就業形勢會保持基本穩定。(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