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增速還在持續 家紡業吹響提振信心號角

時間:2012-09-20 10:3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統計數字表明,今年的外貿出口增速下滑,能否完成全年的目標仍在未定之間。在這關鍵時刻,作為我國傳統出口産業的紡織品行業,其一舉一動自然引人關注。而本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尤其是業內人士的相關表態,"觀一斑可窺全豹",讓人們對"信心"的重要性有所感悟。

  2012年,中國紡織行業面臨著複雜多變的發展環境,國際市場低迷,國內市場不振,各種生産要素成本上漲,中國家紡行業在經歷了多年快速發展後,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挑戰,為生存而創新提上議事日程。多年保持高速增長的中國家紡行業近來增速驟然放緩,難道家紡業的黃金髮展期已經風光不在?日前,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落幕的第18屆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上,一句看似通俗的會展主題--"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向參展企業吹響了提振信心的號角。

  增速回調很正常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幾年,我國家紡行業年均産值高達654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被列為國內高增長行業之一。然而,從去年上半年開始,我國家紡行業銷售增幅在逐月下降,大企業的庫存壓力增大。作為家紡的兩大驅動--出口和內需雙雙受阻。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説:"以前,紡織企業如果提出要增長15%很容易做到,只要加量生産就可以,但今年則必須強調市場、渠道、産品特性等多重因素。"

  在出口方面,由於最主要的三大海外市場--美國、歐洲與日本受金融及主權債務危機等因素影響,家紡産品消費需求大幅萎縮,而印度與巴基斯坦等國家又分走部分訂單,導致家紡市場變小了,競爭卻加劇了。在內需市場,國家對房地産行業的調控讓與房地産關聯度較高的家紡業受到一定衝擊。與此同時,勞動力成本、渠道成本的不斷攀升,致使産品價格上漲,消費者相應降低了更新換舊頻率,減少了家紡産品消費量。

  不過,據楊兆華透露,根據行業協會跟蹤調查的200家特色企業顯示,今年平均産值增長6.6%,利潤同比增長10%。"這説明行業的增速還在持續,只是放緩而已。在行業高速增長之後必然要做出回調,這是很正常的,不需要擔心。"楊兆華説,"當前提振企業信心最重要,同時要做好對存量需求的挖潛。家紡行業現在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企業應該抓住更新換代所帶來的巨大商機。"

  企業經營面臨全新局面

  家紡業出現銷售下滑,表面上是週邊形勢變化所致,實質還在於行業集中度低、同質化競爭嚴重。雖然我國家紡行業有企業2萬餘家,但産值上些規模的企業僅有50家。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家紡産品的企業比例偏低。

  水星家紡總經理助理高克平介紹説,目前家紡業第一梯隊的企業,是單品年銷售規模達到10億元以上的,全國僅有4家;第二梯隊是3億元至8億元;第三梯隊是兩三億元以下。近年來,第三梯隊的企業被快速擠壓,淡出了品牌經營,成了大品牌的合作工廠。

  高克平表示,過去十幾年來,水星家紡的年複合增長率都能達到30%,但現在面臨一個全新的局面。"現有的訂單多是被動性的,希望未來兩三年能夠實現主動性的業務佔據30%至40%,這樣才能活下去。"

  浙江巴貝紡織有限公司總裁王維揚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今年上半年比預計的要好,銷售增長了19%。但他同時透露,自8月開始,銷售不樂觀,9月的訂單比去年少。根據當下的市場狀況,他對第四季度和明年都不太樂觀。

  積極求變準備過冬

  業內人士指出,家紡業的未來出路在於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産品服務,企業需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充分體現差異化,加大在産品研發方面的投入,使産品真正能為消費者所接受和喜愛。

  可喜的是,今年眾多國內外知名創新床品企業以及功能性家紡品牌積極參與本屆家紡展,營造了科技家紡、品質生活的氛圍。面對新的挑戰,"為生存而創新"已經成為許多家紡企業的口號,市場的變化、需求的變化、渠道的變化促使企業不得不為生存而創新。

  第18屆中國國際家用紡展讓企業看到"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逆勢增長的本屆家紡展規模達到13.8萬平方米,來自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的1326家企業參展,無論是參展規模、參展商數還是國際地區來源均比上屆增長9%以上,展會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據記者了解,展會上新品輩出、科技含量提高、針對特定市場的研發到位,行銷多樣化、産品系列化,企業注重品牌形象以及創新設計增多等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家紡業對未來發展前景依然樂觀,信心猶在。

  "第18屆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展逆勢上揚,表明瞭我們企業的信心。我們的企業對自己的産品有信心,對市場有信心,對自己的企業有信心。"楊兆華説,今年可能是困難的一年,但明年會更加困難,行業有下行壓力,家紡企業必須認清形勢,積極求變,準備過冬。 (記者劉戰紅)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