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試水兩岸不應成民進黨“陰謀論”犧牲品

時間:2013-07-24 10:24   來源:東南網

  民進黨籍臺南市長賴清德成功赴港行銷,人氣大漲,但各色傳言也隨之滿天飛。

  有媒體分析報道,賴清德不缺席兩岸議題,不論對蘇貞昌或蔡英文都是極具威脅性的潛在對手,在蘇蔡之爭的零和遊戲之下,賴清德很有可能成為民進黨2016年的另一個選項。此外,還有一個新的説法,民進黨內曾經建議,如果賴想要更有開展性,應到北部參選市長,為民進黨開拓北部市場。

  從目前民進黨內的政治生態與實力對比而言,如果不出大的意外,2016年仍是蘇蔡對決的局面,無論是賴清德還是謝長廷,參與競逐的可能性都不大。對於賴清德,最重要的還是先爭取2014年的市長連任,繼續深耕臺南這塊綠營的根據地;兩任屆滿之後,再尋找機會前進臺北或入主“中央”,正式成為黨內新一代的“天王”。要知道,即便等到2018年兩任市長結束,賴清德也不滿60歲,正是政治人物的黃金年齡。

  而如果賴清德2014年就代表民進黨披掛上陣,勝選的機會顯然並不高。畢竟,“明日之星”非“今日天王”,其政治影響力在黨內外都不夠強大,雖然頂著全臺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第一名的光環,但那畢竟只是臺南一個“小地方”,要想逐鹿臺北,仍有太多的不足需要補強。

  由此不難看出,那些現在就力拱賴清德轉戰北臺灣或角逐2016年的種種傳言,更多可以解讀為一種“捧殺”。因為他不管選不選,都已經讓黨內的一些人感受到了威脅,憑白給自己樹立了不少的敵人;而一旦趕鴨子上架提前失手,根據黨內“輸者不可重來”的遊戲規則,將極有可能徹底斷送問鼎“大位”之路。

  以賴清德的政治智慧,如此拙劣的陷阱當然不會輕易踏入,但真正讓人值得警惕的,並非這個陷阱本身,而是其出現的特定時機。

  謝長廷“登陸”推民共交流,黨內立刻開始流傳他要選黨主席甚至選“總統”,於是乎,蘇謝聯盟迅速瓦解,謝長廷在黨內深陷被圍剿、被隔離的政治困境;賴清德赴港行銷“踏出一小步”,轉戰北臺灣或角逐2016年的各種聲音隨之而起,“出頭鳥先挨槍”的詭局再次出現。

  設想一下,只要敢於試水兩岸,在黨內都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陰謀論”,那麼,有實力有前途的政治人物,必將視大陸為畏途,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探索與調整,前景更加令人堪憂。(海峽導報記者王煒)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