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兩岸青年夏令營熾熱火爆大有作為

時間:2013-07-24 10:23   來源:台灣網

  盛夏7月,兩岸青年夏令營熾熱火爆,一座座夏令營遍佈在中華大地上,如一團團燃燒的篝火照耀在兩岸每個青年的心田,來自兩岸的青年歡聚在一起,他們真誠交流,相互關心,彼此愛護,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夏天是一個充滿希望、孕育豐收的時節。兩岸年輕一代相聚在一起,手牽手,心連心,交流思想,融通情感。回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良好勢頭,讓人無比感嘆,舒心快意,如今兩岸青年交流日趨頻繁而熱絡,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而多樣,成為兩岸青年交流交往中的一大亮點、一塊亮色。

  大陸方面對於兩岸青年寄予著厚望,相當重視兩岸青年的交流活動。早在1979年,福建省青聯第五屆委員會全體委員向臺灣同胞發出《寄臺灣青年同胞書》,表達了希望祖國統一的強烈心聲。

  1984年,兩岸青年在福建東山島種下5000株濕地松,並於現場豎立一座“閩臺青年友誼林”紀念碑;1985年,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首次邀請了30位居住在海外的臺灣青年回到祖國大陸參加夏令營。從此,夏令營便成了不少臺灣學生實地了解大陸的第一扇窗口,也成為兩岸青年交流最早的平臺。

  近幾年,來自於兩岸青年交流的熱絡程度日益火爆,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日益密切,而且交流也在不斷地擴大,不斷地升格,兩岸青年學生可以從相互訪問、研討辯論會、夏令營活動、讀書會、網路社群、交換學習研究、雙聯學制等方面擴大交流溝通渠道,進而形成的機制化更好局面。

  在兩岸的共同努力之下,兩岸青年的交流活動呈現日益火爆的良好局面,而且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如海峽論壇開設了青年論壇;國臺辦和共青團中央連續舉辦兩岸萬名青年交流活動。而由各地舉辦的兩岸青年活動更是不勝枚舉。

  盛夏是一個充滿希望、孕育豐收的時節。兩岸年輕一代再次相聚在一起,手牽手,心連心,交流思想,融通情感。回顧兩岸關係出現和平發展良好勢頭的幾年來,兩岸青年交流日趨頻繁而熱絡,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而多樣,成為兩岸交流交往中的一大亮點、一塊亮色。

  青年是兩岸未來發展的希望,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年輕一代是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生力軍,加強兩岸青年交流,對於鞏固和發展兩岸交流合作成果,具有積極意義。夏令營為兩岸學子交流、交往架起了一座橋梁,兩岸學子相互關心,真誠交流,彼此愛護,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來自於臺灣政治大學的教師陳家芳盛讚夏令營讓兩岸青少年加深了友誼,“兩岸青年交流是大家的共識,青年的交流對未來兩岸中華民族的再融合一定會起到很大作用”。

  我們高興的看到:夏令營讓兩岸青年走到了一起,感受到了海峽兩岸交流交往所帶來的福祉。事實再次證明,和平發展合作是當年世界的潮流,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心願與夢想。

  青年人有求新求變、敢於夢想特點,更應該腳踏實地、不斷追求,“求新”當為兩岸和平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提供新智慧,新路徑,新能量;“求變”當讓兩岸的隔膜感、疑慮感越變越淡,讓親情、友情、愛情越變越濃,讓兩岸關係越變越好,越走越順。

  作為民族復興的生力軍及最主要的推動力,兩岸青年在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覷。這就要求我們繼續大力推進兩岸青年的交流,與此同時,必須認真務實關切兩岸青年在各個領域深層次交流的需要,包括求學、就業方面的交流等等。

  我們必須看到,兩岸青年目前的交流多局限在夏令營之類的短期研習交流,時效性不強,持續性上也不夠完善。如果兩岸青年交流變成為制度性交流、成為高校校際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提升交流模式和層次,擴大交流溝通渠道,形成的機制化交流局面就好了。對於臺灣青年來講,他們更需要多多了解大陸,參與大陸的發展,共同來實現我們民族的中國夢。 (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