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赴臺遊五週年 兩岸人員雙向交流里程碑

時間:2013-07-23 13: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香港《大公報》19日刊載《兩岸人員雙向交流里程碑》一文,文章指出,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開放陸客赴臺遊,增進了兩岸同胞感情,拉近了兩岸民眾心與心的距離,有利於促進兩岸旅遊業和經濟共同繁榮進步,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意願。

  文章摘編如下:

  18日正值陸客赴臺遊五週年,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2008年6月13日兩岸簽署了《大陸居民赴臺遊協議》,是大陸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恢復中斷9年的商談後簽署的第一份協議,標誌著兩岸關係破冰回暖,步入和平發展進程。7月18日陸客赴臺遊正式啟動,改寫了兩岸旅遊單向交流的歷史,是兩岸民眾實現雙向交流的重要里程碑。從此,臺灣不再是大陸民眾課本上“可望而不可及”的寶島,五年來超過600萬陸客圓了赴臺夢,促進了臺灣旅遊市場發展,為島內經濟帶來了強大的動力和能量。

  旅遊是綜合型産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大陸方面提出把旅遊業培養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産業,而臺灣方面也將旅遊業作為優先發展的六大重點産業之一。這為兩岸旅遊交流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大陸赴臺旅遊人數從2008年的5.5萬人次增加到 2012年的197萬人次,年均增長105%,累計赴臺旅遊人數超過620萬人次,為島內帶來逾2000億新台幣的商機。赴臺陸客人次已超過日本,成為臺灣旅遊市場的主要客源。隨著陸客赴臺遊的商機快速增長,未來三年臺灣將增了460家旅館,帶動的投資效益高達70億美元。

  大陸游客到臺灣觀光、購物,受益的不只是大商家,還有街頭小攤販。如今陸客已成為臺灣夜市的“消費生力軍”。據統計,光顧夜市的遊客中,超過一半是大陸游客,以至於去年大選期間,有不少原本不關心政治和選舉的夜市攤販擔心,如果民進黨上臺,兩岸關係生變,陸客不來臺灣,將會大大影響生計。

  臺灣近年飽受“悶經濟”困擾,而陸客赴臺遊的“解悶”功能已毋庸置疑。然而,陸客赴臺遊的意義並不能只以亮麗的經濟數據來衡量。臺灣民眾早在1987年就可到大陸旅遊了,但隔了21年後,大陸民眾才可掀開寶島神秘的面紗。因此,陸客赴臺遊是兩岸人員交流的重大突破,標誌著兩岸互信增加,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成果。兩岸曾有近40年時間老死不相往來,導致兩岸民眾存有誤解和隔閡,而當大量的陸客踏上臺灣的土地,無拘無束地與當地人接觸和交談,雖然不能説40年的隔膜已全部衝破,但雙方的誤解正在逐漸消除。兩岸畢竟是一家人,任何政治操作都阻擋不了樸素的同胞情和手足愛。

  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開放陸客赴臺遊,增進了兩岸同胞感情,拉近了兩岸民眾心與心的距離,有利於促進兩岸旅遊業和經濟共同繁榮進步,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意願。期盼臺灣方面繼續加強食品安全,嚴格監管旅遊車安全行駛,為遊客創設友善、安全、舒適的旅遊環境。(朱穗怡)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