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交易所:不會為應對競爭降低上市門檻

2010-04-09 09:44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張蕾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4月8日,包括上海證券交易所、德交所、納斯達克OMX集團、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和臺灣證券交易所在內的六大證券交易所有關負責人,在“2010沃特金融峰會”上進行了圓桌對話。在進行有關交易所之間競爭的話題討論時,各大交易所均表示,決不會為了應對交易所間的競爭,降低企業上市門檻。

  香港交易所業務推廣總監霍廣文就此發表觀點稱,通常所談的“交易所的競爭”其實不存在,交易所只是提供一個平臺,所謂的競爭其實質應該是資本流向的競爭。他認為,資本一般都會流向投資者放心的市場。而這樣的市場通常要求是監管合理、法律制度健全、資訊披露制度比較完善、整體透明度較高,可以令投資者放心。

  霍廣文還表示,去哪上市,最重要的是投資人的意願,香港從來不會降低要求,因為上市公司的水準對一家交易所的品質很重要。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對此表示認同,他強調沒有必要降低門檻,重點應該轉移到規範上市公司治理、加強資訊披露、提高透明度上來。他説,上交所一直把藍籌股市場建設作為永恒的主題,即建設一個規範、高效和透明的藍籌股市場,而其中的重點是規範公司治理,加強資訊披露,提高企業透明度,使上交所真正成為代表中國優秀企業的藍籌股市場。與此同時,上交所也支援國內企業到境外市場上市,使中國企業的資産證券化進程能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對於企業選擇門檻較低市場上市,德交所董事賴納裏斯和多倫多證交所執行官托馬斯阿奇克勒均表示,這樣的選擇對企業其實不是好事情。賴納裏斯稱,就交易所發展來講,降低標準完全是適得其反。而對於一家公司來説,選擇到標準較低的市場上市也是沒有好處的。他還建議企業首先應該在本國尋找上市機會,如果沒有機會才尋找國外的機會。

  納斯達克OMX集團企業客戶部執行副總布魯斯奧斯特則表示,美國有不同的市場給不同的企業以選擇機會。有些公司可能不能到納斯達克上市,它可以選擇其他市場。但企業若故意選擇要求比較低的市場,這不是好事。

  另外,臺灣交易所執行副總裁林火燈指出,臺交所不會降低要求。他説,臺交所一直都在意公司的品質,這幾年出現的一些改變是,以前交易所更多的是監管者的角色,這兩年作為服務者的比重增加。

  在對話最後,針對今年全球各交易所的企業上市預期,六大交易所結合經濟復蘇態勢,均表示相當樂觀。記者 王璐 ○編輯 衡道慶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