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民幣跨境結算試點進展良好

2010-04-12 08: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中新網4月12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推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近3個月進展良好,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表示,可利用剛簽署的《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吸引廣東企業利用香港平臺融資,未來實現在港推出人民幣貸款服務。

  香港若成人民幣結算中心,整體競爭力會大大提升。陳家強還説,近期是否有熱錢流入炒作人民幣升值仍待觀察數據,港府密切留意情況。但討論是否加速通脹和泡沫,則言之尚早。

  陳家強昨日出席電臺節目説,簽訂《粵港合作框架協議》解決了珠三角定位的問題,確立以香港金融業為首,帶動廣東省現代服務業提升水準。他強調,粵港的合作關係是互利共贏,沒有誰勝過誰。廣東省的企業利用香港作融資平臺,對香港的整體經濟發展有大幫助。他表示,香港一直面對很多競爭,不應該怕被邊緣化,最重要是提升自己的實力。

  陳家強相信,在“框架協議”下利用先行先試,使廣東省企業利用香港做人民幣結算,在不遠的將來,實現在港推出人民幣貸款服務。他説,如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香港整體競爭力會大大提升,廣東省可媲美整個長三角的經濟實力,但仍需一段時間。他未有透露具體時間表及內容。

  香港去年7月起推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陳家強表示,過去3個月的進展良好,自從金管局2月中發出指引,詳細介紹運作模式,以及增加銀行之間融資彈性後,參與試點計劃的企業數目及結算金額就服務模式都有增長,相信隨著企業進一步熟習運作,增長將會迅速加快,預計香港人民幣業務在未來兩年將大幅增長。他舉例説,以往人民幣結算需要實際物品買賣、出入口貿易等,現在服務業可以做到。港府正考慮政策支援內地公司在香港投資,用人民幣結算,人民幣債券和貸款等業務亦會相應推出。

  對於近期有熱錢流入香港炒作人民幣升值,陳家強説,是否有熱錢流入及程度如何,需要觀察相關數據。香港復蘇速度快,引致熱錢和資金流入,是不爭事實;而亞洲整體地區亦面對同樣問題。港府會密切留意,若果人民幣升值,對香港資産市場和整體帶來的影響,而現階段討論會否加速通脹和造成泡沫,是言之尚早。

  陳家強説,“框架協議”主要精神在於減低門坎,令服務業進入廣東,保險證券可以利用先行先試進廣東,設立獨資或合資公司,港府一直同保監會與廣東省政府商談。內地規定進駐的保險公司需有400億資産,陳家強不予評論;但他表示,香港保險公司多為跨國公司,進駐內地需考慮如何厘定門坎。

  此外,香港證券業在CEPA6推動下,可同內地合資成立資訊公司。陳家強表示,港股ETF在CEPA6也提出要落實,港府與證監會談過,尚需解決一些問題,但落實港股ETF的機會很大,目前暫無時間表。如兩地交易所互相買賣,打通渠道,香港金融業服務對象會大很多。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