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購珠寶 中國大媽理財市場無處不在

2013-06-03 10:22     來源:西安晚報     編輯:雍紫薇

  中國大媽理財焦慮催生“搶金潮” 圖片/北青

  “挑戰”華爾街,其名號響徹全球。實際上,“中國大媽”這個群體在“抄底”黃金之前,已活躍于各個理財市場。無論是在銀行理財、保險、房地産及另類投資領域,都隨處可見她們的身影。

  “大媽”普遍鍾情銀行理財産品

  相較于股票、基金等投資,銀行理財産品的風險等級較低,符合偏愛穩健型投資的大媽們。據記者了解,現階段,多數“大媽”依然緊握家中保險箱的鑰匙,身居財務大臣的要職,手中閒錢較多,方便進行理財投資。此外,相較于男性,女性容易出現感性判斷,被客戶經理説服購買産品的概率較大。

  “大部分女性不喜歡較複雜的投資。一般情況下,如果産品的安全系數較高,收益回報率高於定存利率,多數女性會願意購買。”某銀行客戶經理表示。

  某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在他所在的支行,購買銀行理財産品的“大媽”人數明顯多於“大伯”。就他個人所服務的客戶而言,“大媽”所佔的比例佔七成。另外,每當有婦女節、母親節或假日專享産品推出,大媽們定會快速將産品一掃而空。

  “富裕師奶”搶灘私人銀行

  國內私人銀行的客戶多數集中在45至55歲之間,以企業家和財富新貴為主。不過,在客戶群體中,還暗藏著一股“師奶”力量,她們堪稱人人巨富,有的僅私房錢就逾億元。師奶們自己不用上班,家裏有産業,平時喜好打麻將、上街購物,買珠寶就像買零食一樣,生活悠閒。

  隨著國內私人銀行的發展,富裕師奶也開始涉足私人銀行理財業務。“平日裏,我就玩玩股票、旅旅遊。錢花不完,我也不知道怎麼花。聽朋友介紹,私人銀行可以幫我打理這些錢財,還能創造更多的財富。反正不用我操心,我便嘗試參與這類投資。”家住東莞的蔡姨提到。並且,一個師奶參與了私人銀行投資,便會帶動周圍的“麻友”共赴理財盛宴,其連鎖效應背後的財富能量不可小覷。

  花旗銀行私人銀行部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在他們所接待的客戶中,富太太級的師奶人數不在少數,且她們的投資金額完全不輸于財富新貴。另外,相比起産品的投資收益,她們更注重私人銀行所帶來的活動體驗,如私人遊艇派對、高端紅酒博覽會等。

  “中年媽媽”偏愛商業保險

  在商業保險的營業大廳裏,我們常看到這樣一個現象:一群媽媽們,正積極地向保險業務員諮詢著各類保險産品。她們或為兒女購買教育險,或為丈夫購買健康險,或為自己購買分紅險,或為父母購買意外險。

  “中年媽媽”是商業保險服務的大戶。由於女性的生理疾病多於男性,加上當代女性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加強,她們注重於為自己購買“一份安心”。另外,業務人員在推銷健康險的同時,還會介紹分紅險種。部分女性求穩的心態導致,只要産品設計良好,她們便願意搭配購買。

  多數媽媽們還熱衷於給孩子購買教育險和成長險。“平日裏,我們這些媽媽聚在一起,時常會交流經驗,討論哪種保險産品值得購買,孩子們在什麼階段應該購買何種保險。其實,媽媽們的思維很簡單,只要對孩子和家庭有益處,她們都願意考慮投資”。

  另類視角

  “瀋陽大媽”

  捧著飯盒“抄底”翡翠

  另類投資市場一直是大媽們頻繁出沒的地方。本月18日,瀋陽第七屆國際珠寶展如期開幕。相比起琳瑯滿目的珠寶,一群捧著飯盒的“大媽”更加引人矚目。不過,這次大媽們的獵物不再是黃金飾品,而是各類色澤通透的翡翠。

  在翡翠製品的展臺前,“瀋陽大媽”的交易策略是“快”“狠”“準”,即下手快,出資狠,挑選準。在購獲一塊喜愛的翡翠後,便快速向下一個目標發起攻勢。

  “這款翡翠首飾,我心儀很久了。相同品牌在商場的售價高達100萬元,這裡卻只需25萬,我毫不猶豫地立即購入,實在太值了。我還要繼續淘寶,一定會有更多驚喜。”一位中年女士指出。

  話音未落,這位女士連忙向下一個展臺奔去,生怕因自己的一絲遲疑,而將精美的翡翠拱手相讓于其他“大媽”。她甚至不惜舍去午飯時間,一邊吃著麵包充饑,一邊繼續著自己的淘寶之旅。

  展會銷售人員表示,熱愛翡翠的大媽們購物慾望強烈。每人花銷少則幾千元,多達上百萬元。一位精通翡翠鑒定的“大媽”,一天內就購入翡翠製品4件,總花銷高達130萬。

  本組稿件據《上海證券報》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