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比之後結果驚人 銀行定存比想像中收益高多了

2013-06-01 12:41     來源:新聞晚報     編輯:孟雅詩

  在傳統思維裏,股票、基金、銀行理財、保險、定期存款的收益率是遞減的,位次越靠前的風險越大。然而,在這個“六一”前夕,我們比較各種打著兒童長期理財賬戶名義出現的理財産品之後發現,最終在收益和穩健度上勝出的竟是定期存款——這意味著,在不急於用錢的情況下,找到一家利率上浮1.1倍的銀行做個五年期定存,穩紮穩打地獲得年化5.225%的收益率,已經成為十分有競爭力的選擇。

  【VS銀行理財】

  “8號文”發酵理財産品收益率普降

  來自金融界網站的數據統計,隨著銀監會“8號文”的持續發酵,近期銀行理財産品的整體發行量和收益率出現了雙降,收益率能達到5%的短期理財産品幾乎“難覓蹤影”。

  “近期的短期理財産品,無論是從發行數量還是收益率上來講,都跟之前有很大的區別。”在某大行網點,一位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從二季度開始,銀行理財産品的數量越來越少,進入5月,理財産品數量驟減,每星期發行的短期理財産品不過一兩期而已;同時,收益率也越來越低,2、3月份的時候同一款期限的産品收益率還能達到4.5%左右,現在已經降到4.2%左右,更低的僅有4%左右。

  記者在南京銀行網點看到,從今天開始至6月4日,該行發行“聚金45號2”産品,5萬元起的投資門檻182天預期年化收益可以達到4.9%;而同樣從今天開始募集的“珠聯璧合”系列産品預期收益在4.35%-4.85%,在同期發行的同類風險産品中收益水準屬於偏高。

  東亞銀行在售的結構性産品“易達盈保本投資産品系列13”,則在本金保障的前提下,掛鉤四隻港股,隨掛鉤標的表現,投資期限從3個月到3年不等。

  在浦發銀行的網點,記者看到新推出了“隨心享盈-21天”理財計劃。該産品申購T+1工作日開始計算收益,客戶在持有滿21天之後,即可申請贖回,贖回成功後T+1工作日到賬,年化收益為3.4%-3.55%。

  而正當投資者感慨傳統理財産品收益普降的當口,卻不曾留意到利率市場化下,類似南京銀行等部分銀行已經將存款利率上浮10%,五年期利率已經達到了5.225%,而這種“確保”的收益率已經與同期理財産品相比有了一定的競爭優勢。“的確已經出現部分客戶放棄理財産品,重新買起‘久違’的定期儲蓄。”南京銀行網點的大堂經理告訴記者。

  【VS基金】

  “8號文”發酵理財産品收益率普降

  記者注意到,近期市場上也有不少基金公司打出了 “親子基金定投”作為主推産品。如某基金公司的宣傳單上赫然寫著定投的好處——“測算顯示,假定父母從孩子1歲開始,每月節約500元進行基金定投,一直堅持到孩子18歲時停止扣款。以美國標準普爾指數1948年12月31日至1966年12月30日曆時18年的實際收益率測算,基金定投賬戶會積累23.67萬元的資産。這筆資産對於孩子的升學、創業,都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 ”

  雖然設想很好,但是記者擷取了一位投資者從2008年6月起每週定投300元于某A股主動型基金為例,近5年來,投資本金共計77100元,盈利5592.12元,年化收益僅1.45%。當然,這跟近幾年不振的國內股市有關,但也足以看出基金定投的風險。相比而言,五年期定存上浮1.1倍後5.225%顯然更有吸引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