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怎樣賺取“加息”的錢?

2010-01-20 09:16     來源:遼沈晚報     編輯:胡珊珊
  專家支援:本報理財顧問 光大證券王

  昨日,央行正式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不少經濟學家預測央行可能將加息時間提前。

  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預計,隨著本次央行提前上調準備金率,進一步的加息動作也將很快來臨,最快預計在一季度就有可能實施。

  加息意味著貨幣流動性的減少,有分析認為,股市、樓市等激進型投資領域可能受到打壓。本報理財顧問、光大證券的王睿分析表示,準備金率的上調會壓縮銀行貸款空間,是央行針對通脹預期採取的靈活調控手段,加息的預期還存在變數。

  銀行理財選擇短期

  如果説央行提前步入加息週期的話,最直接受益的首先就是銀行定期存款。

  但是,定期存款是鎖定利率的,所以説利率並不會隨著加息進程而變化。如果説在加息之前存定期的話,則享受不到加息的好處。因此,有定期存款需求的投資者不妨先將資金存為期限在3到6個月的短期定存,或暫時存成貨幣基金,加息後再取出轉定期。

  另外,投資銀行的短期理財産品時,本報理財顧問建議投資者也多考慮3個月期到半年期的短期理財産品,或者再關注一下這類理財産品協議中是否有隨利率同步上調的條款。選擇超短期産品時要特別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資金到賬的時間差;二是贖回的費率。

  目前投資國債不划算

  加息預期間接也會對國債産生負面影響,作為銀行存款替代品的記賬式國債,利率將很可能降低。而對於憑證式國債,目前其利率本來就只比定期存款利率略高,如果未來存款利率上調,目前買入的國債收益率優勢將進一步縮小。

  王睿建議投資者,面對加息預期,相比之下國債的收益會相對減少,因此目前投資國債並不划算。

  加息預期對基金的影響也突顯了出來。在混合、偏股、債券三種基金中,王睿表示,目前來説投資基金最佳的選擇是偏股型基金。

  由於債券基金的投資方向多為國債、企業債,其收益率有被降低的風險,債券型基金與混合型基金的投資比例就需要適當減少。 (記者 王春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