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白領欲辭職深造 理財師:閒置資金如何增值

2009-11-02 09:01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胡珊珊

自行繳納社保“兩手抓”有助“錢生錢”

基本情況:

吳先生,27歲,未婚,就職于某外企從事銷售,月收入20000元,公司上有三險一金,購有重大疾病險。吳先生有自住房一套90平方米,無貸款,銀行存款35萬元,無其他投資。月開銷3500元。

吳先生打算於今年年底辭職,繼續學業,預計學習兩年,學費及生活費共計需25萬元。

理財目標:

一、由於年底即打算辭職,屆時月收入和基本保險都將沒有,在此情況下如何保障基本生活。

二、能否請理財師提供一兩種可供選擇的投資方式,希望能在保障生活的情況下“錢生錢”。

家庭財務狀況分析:

吳先生目前單身,收入較高,結余率也不低,能達到82.5%,無負債,財富的積累速度較快。有三險一金和重大疾病險的保障,風險能得到部分轉嫁,但還不夠全面,特別是辭職後若沒有自行繳納社保金,保障恐難完善。吳先生計劃之後的兩年深造學習,收入屆時將中斷,學費生活費開支應提前準備,相信合理規劃財務後能夠滿足預期計劃。

理財規劃

1 現金規劃:

留足適當備用金

吳先生就職于外企從事銷售行業,屬於工作易變動同時收入波動幅度較大的職業,故需要備用一些資金,以防失業帶來的財務風險。一般家庭都需要為突發事件準備一些流動性較強的資金,比如現金或活期存款,以及貨幣市場基金。不過流動性強就意味著收益低,留足適當備用金金額即可,其餘的資金可尋求更高收益。應急備用金建議留足月開支的3至6倍,鋻於吳先生的工作穩定性,建議活期存款或貨幣市場基金配置15000元。

2 消費支出規劃:

利用定期存款

或通知存款支付學費

吳先生有繼續學習的計劃,時間兩年,預計學費和生活費共25萬元。學費是每年固定的,且比生活費佔比高出許多,每年需要定時拿出。由於年底吳先生就打算辭職,所以沒有更多積累學費的時間,不過目前的存款可以滿足這筆資金的需求。建議以定期存款或1日(或7日)通知存款的形式提供學費的支出,在滿足資金需求的同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部分收益。

  保險規劃

注重基本保障

補充意外傷害險

吳先生目前有三險一金,自己還配置有重大疾病險,有一定的保險意識,不過因為辭職的原因,若不持續繳納保費,保險功能將喪失。社保是基本的保障,雖然轉嫁風險的功能不強,但對年僅27歲的吳先生來講,也比較划算。建議自行繳納社保保險金,此項支出費用不高,但可享受基本保障。

此外,建議吳先生附加一個意外傷害險,全面保障財務的穩定性。同時,若吳先生還有贍養老人的責任,可以考慮定期壽險或兩全險,意在保障家人的生活。

4 投資規劃:

保守為先堅持“兩手抓”

因為之後的兩年吳先生沒有收入來源,所以需要儘量讓閒置的資金充分增值。35萬元的存款需要拿出25萬元學習深造用,今年最後的兩個月可以有3.3萬元的積累,除去1.5萬元的應急準備金,可用資金一共11.7萬元。因為吳先生日前所能承受的風險較小,所以建議選擇保守一些的投資方式。

其一,堅持基金定投。基金定投風險較低,吳先生可利用已有存款每月定投1000元,3年共需定投3.6萬元(雖然計劃學習兩年,不過保守一些考慮3年吳先生都無收入),可以選擇股票型基金長期投資,按年增長率10%計算,3年後將有約4.18萬元的積累。若長期投資,10年後將給吳先生帶來20.5萬元的積累。

其二,其餘8.1萬元的閒置資金可以選擇定息型和成長型按照7:3的配比投資到金融産品。定息型可以是定期存款、債券、債券型基金以及銀行理財産品,固定收益大概3.5%的年回報率。成長型的可以選擇混合型基金或股票型基金。股票以及外匯需要一些專業知識,並且佔用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不適合吳先生用來投資。(北京東方華爾理財團隊國家理財規劃師王瑩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