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2010年的爭論和猜想

2009-11-02 09:27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胡珊珊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每年進入第四季度,都是基金經理為第二年而調整組合結構的時候,也是各個賣方機構開始推出其第二年投資策略的時候。現在也正是如此。目前對於明年的一致預期似乎是:宏觀經濟高增長、低通脹,企業盈利在20%左右增長。目前根據萬得資訊的一致預期,滬深300指數對應市盈率為2009年20倍,2010年16倍。在剛剛舉辦的一次有眾多業內人士參與的會議中,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現在的市場估值合理,而對明年的收益預期基本與盈利增長同步,即20%左右的指數增長。 記得在2006年底,也參加過類似的會議。當時,在回顧2006年上證指數上漲130%後,基金經理們普遍覺得2007年應該降低投資回報的預期。當時市場普遍預期2007年也是經濟快速增長和通脹溫和上升的黃金時期,上市公司整體的業績增長也是在20%-30%之間,因此在2007年股票型基金也是應該還有20%-30%的回報。結果呢?2007年中國股市在泡沫論的爭論中,上證指數又飆升了100%——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可見,現在的境況部分與2006年底似乎非常相像:無論是對宏觀經濟的判斷,還是對企業盈利的判斷。但是,絕大多數投資者並不相信2010年會發生2007年的情況,主要的理由是出於市場資金面的流動性考慮,而對於宏觀基本面的分歧並不大。流動性方面的理由無非有以下幾個:貨幣政策導致的最寬鬆狀況已經過去;港股回歸和國際版的擴容壓力漸近;全流通所導致的産業資本的話語權在加大。

    但是,還是有個別投資者對上面資金面的討論有截然相反的意見:實際上在2007年貨幣政策是非常緊的,伴隨著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的上調,也是有許多港股回歸,而且規模不可謂不大: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神華等。而全流通也已拉開序幕。但是,最終還是外匯佔款和存款活化所導致的流動性推動了市場的上漲。

    從最近的趨勢看,外匯佔款和存款活化的趨勢在加劇。從上周最新央行的居民調查情況來看,居民的儲蓄意願在下降,而居民的投資意願在持續上升。這是存款活化的先行指標。而從目前資本市場的情況來看,居民的參與程度還是有較大的提高空間的。並且,隨著明年我國對外貿易狀況的相對改善,以及由於中國與全球其他國家相比較好的經濟狀況和國際資本出於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持續流入,外匯佔款可能還會持續上升。所以,並沒有充分的理由證明説在2007年發生的由外匯佔款和存款活化所導致的流動性推動市場的上漲力量,在2010年就可以忽略了。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