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國際金融危機給上海帶來四個啟示

2009-11-02 08:36     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燕

  在1日舉行的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簡稱上海市長諮詢會議)第21次會議上,上海市市長韓正面對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40余名諮詢會議成員,系統總結了已持續一年多的國際金融危機帶給上海的四個啟示。

  一是必須加快轉變過度依賴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韓正説,大力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成功經驗之一,但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長期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是有困難的。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上海今後既要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走開放型經濟發展之路;同時也要努力培育內需市場,增強服務國內經濟發展的能力,加快轉變過度依賴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

  二是必須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産業結構。韓正説,上海長期以來産業結構以工業為主,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比較滯後。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上海經濟受到衝擊最大、降幅最深的是工業。受國外訂單下降、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國內外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等因素影響,上海工業總産值連續7個月負增長,成為整體經濟下行波動的直接原因。相反,全市服務業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表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今年1-9月上海第三産業的增加值同比增長14.1%,金融、資訊服務、商貿等産業都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可見,作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資源環境都非常有限,必須加快服務經濟為主的産業結構調整的發展之路。

  三是必須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韓正説,上海雖然是全國科技教育資源和人才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但科研教育與經濟發展結合不緊,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大多數企業研發投入不夠。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大的經濟金融危機都是一次大洗牌的過程,是地區間、國家間、企業間實力和地位重新調整的過程。上海要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步伐,努力搶佔科技和經濟制高點,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四是必須加快推進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建設,真正實現從傳統的工商業城市向現代的經濟中心城市的轉變。韓正説,上海目前已經初步形成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框架體系,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看好上海,各類創新資源和人才不斷向上海集聚。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將帶來國際生産要素佈局的重組調整,引發全球經濟新變化,為上海加快推進“四個中心”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特別是在應對危機的關鍵時刻,國務院專門出臺了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意見,給予上海明確發展方向和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舉措,為上海加快“四個中心”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上海市長諮詢會議第21次會議的主題是“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加快實現上海經濟轉型”,會期一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