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買房買股 不如買基金定投賺錢

2009-10-27 08:30     來源:山西晚報     編輯:胡珊珊
  “不要將資産全部放在一個高風險的市場上。”巴曙松稱“有效的賺錢方法,是讓更專業的人來為自己理財。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拿出部分資金做基金定投不失為一個好的投資渠道。”巴曙松稱

  10月14日,巴曙松在重慶參加“商界傳媒2009中國西部中小企業融資論壇”,在與記者談起自己的理財心得時他表示,“一句話,不要將資産全部放在一個高風險的市場上。”

  適合的理財産品太少

  “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都推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理財産品,即使是業內人士也不一定全部能背得出來。”巴曙松稱,但這些理財産品中,真正適合普通投資者的實在太少了。”

  巴曙松稱,定期存款利息太低,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對抗通脹,而一些理財産品雖然收益高,但同時也面臨著高風險。普通投資者手裏的一些閒錢,大多是靠省吃儉用存下來的,抗風險能力差。從市場承受力和抗風險能力看,適合普通投資者的理財産品的收益應該是在5%-15%之間的産品。

  不過,目前在市面上,這類産品相對較少。因此,銀行應該在這類産品中下工夫。

  樓市股市投資風險大

  眼下房價瘋長,而重慶的不少樓盤僅僅是從今年五月份至今每平米就上漲了1000-2000元,年初入市的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不少投資者都將投資房産作為對抗通脹、保值增值的最佳理財手段。那投資房地産是不是最佳途徑?“房價有週期性波動,而且作為固定資産流動性差。”巴曙松稱,和股票可以靈活地自由買賣不同的是,房産在交易環節流動性差,而且收益也會因為國家的稅費政策變化而變化,此外房價會有週期性變化,因此投資樓市也並非沒有風險。

  巴曙松稱,樓市有風險,股市的風險則更大。普通市民由於每天工作繁忙,不能有太多的時間來分析市場,詳細地了解上市公司。因此普通市民直接投資股市面臨的風險也比較大。

  普通投資者不妨選擇基金定投

  樓市流動性差,股市風險又大,什麼樣的理財方式適合普通投資者呢?

  巴曙松稱,“有效的賺錢方法,是讓更專業的人來為自己理財。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拿出部分資金做基金定投不失為一個好的投資渠道。”

  巴曙松稱,“我做過測試,6100點被套的股民,如果每月拿2000-3000元做基金定投,在2400點的時候就能解套了,現在至少有20%-30%的收益。基金公司有大量的基金經理天天研究市場,相對於普通市民來説更專業。當然基金定投也不是沒有風險,相對於股市高風險來看,在獲得相對較高收益的情況下,基金定投風險屬於中等。”

  巴曙松稱,如果不願投資基金,願意承擔風險炒股的市民,可做些差異化配置,將風險降到最低。“如果在8月份,你配置有港股或者美股的話,你的收益不僅沒有縮水反而還會有所增長。因為,當A股8月大跌時,港股和美股卻沒怎麼下跌,現在它們都已反彈逼近歷史最高點了。

  據《重慶晨報》

  巴曙松簡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理事。他經常參加中央領導召集的各种經濟學家諮詢會,併發表相關看法和政策建議。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