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VS創始人一見鍾情後“閃婚危機”大盤點

2012-09-14 10:36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王偉

  日前,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與投資人閻焱之間的爭鬥風波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吳長江此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 , 實業公司引進風投就像是談了一場戀愛,如果不是興趣相投、志趣相合,最後肯定會出問題。在反思雷士照明給創業者帶來的資本之惑的同時,記者梳理了近年來與雷士和吳長江有著類似命運的公司和創業者們,發現創投之間“一見鍾情”後出現“閃婚危機”的並非個案。

  新浪王志東———創始人與投資人決裂第一案

  2001年6月1日,新浪網董事局在美國舉行例行董事會。會上,5名董事突然宣佈免除當時新浪網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王志東的所有職務。這是中國企業史上創始人與投資人決裂的第一案。

  王志東作為新浪網的創始人,曾經在1997年為自己創辦的四通利方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引入了650萬美元的風投,並成為該産業國內首家成功引進風投的企業,並領導新浪網于2000年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業界普遍認為,王志東被罷免的主要原因是他堅決反對持有4億美元現鈔的中華網與新浪網的合併計劃,於是與資本分手就不可避免了。

  對於這種狀況,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方軍雄副教授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資方進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掙錢,他們可以通過和公司一起成長來賺取應有的回報。但是,更多的資方是選擇通過幫助企業上市,或者是被並購來達到“低進高出”的目的。資方通常都是只從公司財務的角度出發,而不會考慮人情的問題。

  方軍雄表示,對於投資人來説,如果一個企業不去IPO或者不去並購,它的投資價值很難被衡量。因此,如果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價值觀差異比較大就很容易出問題。而王志東本人後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新浪當時的問題就是人的矛盾無法調和。

  上海璞信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首席諮詢顧問江志揚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企業引入資本的初期,和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由於創始人的經營導致公司不能快速發展或者出現衰退的時候,最容易出現資本和創始人的矛盾。他表示,只有創始人與投資人“理念相同、戰略合拍”,同時不能為了短期做大而引入多家大量的資金,從而導致創始人的控制權喪失,資本才會成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劑。

  失敗的對賭———炎黃傳媒趙松青和尊酷網侯煜僵

  2008年10月,國內醫院傳媒網路炎黃健康傳媒因上市失敗而陷於內訌。炎黃健康傳媒的創始人趙松青與投資方之間存在對賭協議。但是,在公司業績不佳對賭失敗後,趙松青拒絕執行協議中的降低在公司的股份。隨後,以軟銀賽富、蘭馨亞洲投資基金、匯豐直接投資為主的眾投資人,在談判未果的情況下,最終召開董事會罷免了趙松青。

  今年2月24日,國內奢侈品電商尊酷網爆出高層變動。原董事長兼C EO侯煜疆在一場沒有提前通知的董事會上被董事會宣佈辭退,原因是尊酷網投資方好望角投資認為,侯煜疆未能帶領團隊完成對賭協議中的銷售目標和市場投放回報。尊酷網董事會在“罷免”掉侯煜疆的同時宣佈對公司整體團隊進行裁員減薪。侯煜疆認為,董事會這一決斷並不合規,是“奪取創業者成果”。

  對於創始人對賭失敗而遭到資方驅逐的情況,方軍雄表示,在資方入駐企業之後,創業者如果不能在短期內將賬面的數字最大化,而是強調其他因素,就很容易造成和資方的衝突,因為資方無時無刻不在考慮如何在短期得到更大的利益。他稱,投資者在買入公司股份的時候,是已經把公司未來的業績都折現給了創業者。因此,投資者自然就會對創業者有短期的盈利要求。創業者必須要經受住這樣的壓力,而且這種壓力是可以在引入資方前就預見到的。

  業內一不願具名的資深專家表示,很多的企業家為了想快點融到資,就在沒有完全做好公司未來規劃的前提下盲目和資方簽對賭協議。這樣做的弊端很大,一旦出現企業擴張達不到預期,例如上市不成功,投資人沒有得到預計的回報,投資人與創業人就很容易出現矛盾,這種事屢見不鮮。

  江志揚表示,20年來,創始人和投資人之間恩恩怨怨的故事很多。20世紀80年代,蘋果電腦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太陽微系統(SU N )公司的創始人維諾德科斯拉、思科公司的創始人斯坦福大學的一對夫妻教師,都是被投資人趕走的。創業者在引入外部資本的時候一定要想好,如果條件不好就不能接受,因為融資的目的不是“一夜暴富”,一定要找志同道合、戰略合拍的投資人。

  俏江南反目與雷士照明之殤

  2011年,一直衝擊A股上市未果的俏江南餐飲集團董事長張蘭聽從投資方鼎輝的建議,向公司高管低價出讓了部分股權,但最終依然未能實現在國內上市的計劃。張蘭對此非常不滿,並對媒體表示當時引進鼎輝是毫無意義的一次失誤。她稱鼎輝用很少的錢稀釋了俏江南很大的股份。一時間,雙方反目成仇,創投雙方矛盾公開暴露在公眾面前。

  針對企業家抨擊資方情況,江志揚表示,中國引入V C /PE等概念較晚,在這一時期,資本市場的積極作用被過度誇大甚至神話了。他認為,部分企業創始人的“急功近利”也是讓創投雙方不和諧的原因之一。他稱,創業者不應該迷信資本,真正創造價值的是企業和企業的業績。企業家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長期的規劃要明確、堅定。

  而今年備受業內關注的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與投資人閻焱之間的爭鬥風波,已經暫時平息。但是,兩人的過招卻給未來的創業者和投資人留下了很大的反思空間。吳長江在資本的高墻下,得到了很多的支援,更有人開始呼籲投資者善待企業創始人。

  針對創投雙方誰才是弱勢這一問題,方軍雄表示,公司的重大決策上,作為投資方要插手經營,一定是迫不得已的。在公司上市之後,資方開始尋求利益,創業者仿佛處於弱勢了,所以市場上才有了所謂“善待”一説。但是在尋求資本上市的時候,卻少有人強調過要保護資方,這對交易的各方都是不公平的。以前人們可以打“民族牌”的方式來保護創業者,但是現在是市場經濟,應該按照規則來辦事。

  至於企業家引入投資方到底是利是弊,方軍雄表示,這取決於創業者的目的。如果企業家是為了“掙快錢”,只是把企業作為創造財富的一種手段,那麼引入外部資本是一種非常便捷的方式,畢竟引入了資方既能得到充足的資金,還能儘快地熟悉IPO的流程並實現上市。但是,如果創業者做公司摻雜了很多個人感情,是為了體現一種個人人生價值,那麼引進外部資本未來出現矛盾與衝突的可能性則大大提升。

  江志揚則表示,資本是運轉的能源,股東要的是賺錢不是“操心”。只有控制資本、運用資本、讓資本為企業的發展服務,這才是創始人、企業、資本、投資人共贏的完美結局。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