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統計部門:臺灣第一季度出口難達標

2013-03-11 10: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范樂

  中新網3月8日電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臺灣地區統計部門預測今年第1季出口成長率可達4.7%,但根據財政部門昨(7日)公佈的海關統計,今年1、2月出口合計,年增率僅2%。財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葉滿足表示,第1季出口成長率恐面臨下修壓力。

  受農曆長假影響,2月份出口僅197.4億美元、年減15.8%。1、2月合計出口454.1億美元。葉滿足説,除非3月出口一舉躍升至288億美元,第1季才能達成年增4.7%目標,但以去年3月出口263億美元推算,今年第1季出口恐怕無法達陣,但首季出口仍可維持正成長。

  2月出口經季節調整,年增率轉正為2.1%,這是去年8月以來,連續第7個月成長,臺灣地區“財政部“説,顯示貿易情勢持續改善。

  觀察主要貨品出口,前2月以礦産品表現最為突出,以44.5億美元創下史上新高。“財政部”指出,東盟需求大增,礦産品出口值連續6個月達21億美元以上,另外光學器材及電子産品,分別增加6.9%及2.7%,其中以液晶裝置零件、整合電路增加最多。

  不過,葉滿足指出,非電子類貨品出口值呈現下滑,包括機械、紡織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等,表現相對平疲。

  五大出口市場方面,前2月增減互見。其中,臺灣地區對東盟出口87.4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新高,但對歐洲僅42.9億美元,美國也只有4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衰退7.3%及4.2%,主要是受到電子、資通訊、機械産口出口減少所致。

  此外,前2月進口440.2億美元、年成長7%,金額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其中,資本設備進口達59.4億美元,年增率16.5%,以機械、精密儀器項目貢獻最多,均有二位數成長,顯示民間持續投資。

  葉滿足分析,進口增幅大於出口,顯示民間業者持續投資,擴充生産設備,對出口具有正面意義。以半導體及相關設備為例,自去年7月至今,單月進口值均在10億美元左右,有助於未來挹注出口動能。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