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反彈乏力 澳企業緊縮開支

2013-03-08 09:15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范樂

  澳大利亞經濟近期未能強勢反彈,國內的礦産資源、金融服務及媒體行業的大公司紛紛勒緊褲帶,削減運營經費,開始過上緊日子。據初步統計,相關大型公司削減成本金額已經達到100億澳元(約合102美元)。

  麥考瑞股票戰略管理部的分析師塔尼婭布蘭懷特説,礦業泡沫破滅後,很多人認為澳大利亞經濟將很快反彈,因為有大量可以刺激經濟的利好消息,比如較低的失業率、澳大利業央行多次降息等。但週期性的經濟反彈並沒有實現。因此,自上一財年開始,各大公司的高管已經決定通過節省開支來提升公司利潤。

  澳兩大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和力拓的銷售收入受國際礦産品價格回落的影響最大,而高昂的勞動力成本和鉅額前期投入等因素導致其節支難度不小。這兩家礦業公司由此成為探索節支新辦法的急先鋒。在去年12月份公佈的財報中,必和必拓實現19億美元的年度節支計劃。而力拓則承諾在2014年年底降低成本5億美元,或實現每年削減成本3億美元。

  其他行業的公司也紛紛大幅削減開支。澳航將在本財年削減開支6億澳元(約合6.1億美元);澳洲電訊去年下半年已削減成本3.84億澳元(約合3.9億美元);費爾法克斯媒體集團計劃到2014年節約成本2.51億澳元(約合2.6億美元)。

  澳大利亞公司降低成本的集體行動受到多數人的積極支援。瑞士信貸股票策略分析師阿圖爾萊勒説,公司降低成本是值得推廣的舉措,但公司要實現持續盈利,還是要靠增加收入來實現。

  有市場分析人士擔心,為削減成本,很多公司會大規模裁員,這可能使澳大利亞的就業市場進入寒冬。另外,大批公司減少支出也可能給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廷德爾投資管理公司股票投資業務部負責人鮑勃馮蒙斯特説,如果包括裁員在內的成本削減措施造成澳大利亞失業率上升,那將會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他説:“比如,當你看到同事被裁,你就會懷疑自己是下一個被裁的目標,於是澳大利亞家庭的儲蓄比例就會上升。這種連鎖反應,可能使澳大利亞國內市場難以迅速恢復強勁增長。”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