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英日三央行再寬鬆留後手

2013-03-08 09: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范樂

  7日,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分別宣佈維持基準利率于1%和0.5%不變,英央行維持資産購買規模于3250億英鎊。日本央行在同日舉行的議息會議結束後宣佈維持實際零利率水準,會議以8票反對、1票贊成否決了關於提前實施“無期限”購債方案的提案。

  加拿大和巴西央行當地時間6日同樣維持當前貨幣政策不變。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各大央行3月仍按兵不動,但歐英日央行均表露出未來進一步擴大量化寬鬆的傾向,加拿大央行也表示寬鬆政策不會導致通脹失控,僅有巴西央行未來可能加息以控制通脹壓力。

  歐英擴大寬鬆暗流涌動

  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在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歐元區經濟復蘇軌道大體保持不變,即使是高負債成員國也看到存款增加的情況,LTRO的資金償還情況也表明市場信心已開始回升,經濟復蘇部分因素是受到了全球需求增加的影響。他強調,在必要長的時間內,貨幣政策立場將一直保持寬鬆,歐洲央行將非常仔細地監控物價形勢,歐元區目前沒有通縮跡象。

  儘管義大利政局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歐債危機再度惡化,且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疲軟,但歐央行3月仍連續第8個月維持利率不變。歐央行曾于2011年11月和12月兩度降息,扭轉了該行此前于4月和7月兩次加息的貨幣政策趨勢。

  據歐盟統計局數據,去年第四季度,歐元區國內生産總值(GDP)環比下滑0.6%,已連續三個季度環比收縮。另據英國經濟研究公司Markit數據,2月歐元區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47.9,綜合PMI終值為47.9,製造業PMI終值為47.9。數據顯示,繼1月製造業PMI升至11個月高點後,歐元區製造業活動繼續保持穩定,但已連續第19個月低於50枯榮線,表明歐元區商業活動的萎縮態勢在連續三個月趨緩後,再度逆轉。

  鋻於上述情況,分析人士普遍預計,未來歐央行可能被迫採取更傾向於“再寬鬆”立場,以刺激經濟復蘇同時防止歐元反彈。HIS全球視點歐洲經濟學家阿徹預計,“歐元區很可能在今年第一季度再度嘗到經濟衰退的痛苦”,疲弱的銀行貸款、緊縮的信貸條件和低水準的消費者信心都有可能成為促使歐央行利率由0.75%削減至0.50%的原因。

  英國方面,由於經濟復蘇乏力,英央行已連續三年多維持超低利率。2012年,英央行先後兩次擴大量化寬鬆規模,目前資産購買計劃總量為3750億英鎊。英國商會(BCC)7日發表最新經濟預期報告,將2013年英國經濟增速由此前做出的1%降至0.6%,2014年經濟增速由1.8%降至1.7%。

  有調查顯示,由於英國經濟可能在四年中第三次滑入衰退,大部分接受調查的分析師預計英央行最晚在今年年底前啟動新一輪量寬計劃,將資産購買規模擴大250億英鎊至4000億英鎊的幾率達60%。

  日本將進入激進政策時代

  日本央行7日決定,將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維持在0-0.1%的實際零利率水準,並將央行用於購入資産的基金規模按計劃在2013年底前維持在101萬億日元。會議以8票反對、1票贊成否決了關於提前實施“無期限”購債方案的提案。根據日本央行公佈的方案,為實現2%的通脹目標,央行將從2014年1月起實施“無期限”購入國債計劃。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央行現任行長白川方明和兩名副行長在19日退任前的最後一次金融政策會議按兵不動符合預期,但候任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正式上任後,很可能擴大當前寬鬆規模。黑田此前在國會聽證上表示,有必要加快實施貨幣寬鬆措施。

  野村證券指出,候任日本央行副行長岩田規久男在聽證會上表示,央行應買入到期時限超過5年期以上的政府債券,同時應增加債券凈購入量。另一名候任副行長中曾宏也指出,日本央行可能會繼續大規模購債。這些言論表明,日本央行新領導層上任後擴大量化寬鬆規模,加速對長期國債的投資已是板上釘釘。

  加拿大央行軟化加息傾向

  加拿大央行當地時間6日宣佈,維持利率于1%不變。在最新政策聲明中,該行先前的加息傾向有所軟化,稱利率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加拿大央行表示,該國總體CPI較1月時的預估更低,核心和總體通脹將在短期內保持在較低水準。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加拿大央行在更長時間內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的理由。加拿大央行現任行長卡尼此前指出,當前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仍未把寬鬆貨幣政策措施用到極限。

  巴西央行6日宣佈,維持基準利率于紀錄低點7.25%不變,並暗示今年可能上調利率以遏制通脹。此為該行連續第三個月按兵不動。

  巴西經濟正面臨滯脹的兩難局面。去年該國經濟僅增長0.9%,創3年來最低經濟增幅,但消費者物價指數(IPCA)已連續7個月高於預期。巴西央行在3月政策聲明中放棄了此前一直採用的“在足夠長時期內”維持利率穩定的措辭。聲明指出,將根據下次議息會議前的宏觀經濟前景發展確定下一步貨幣政策舉措。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