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央行”要金融單位配合政策杜絕炒房

2010-07-12 15:04     來源:台灣網     編輯:程軼文

  台灣網7月12日消息 據臺灣《自由時報》報道,投資客炒作房市,讓臺灣都會區的高房價成為“十大民怨”之首。臺灣“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根據了解後發現,有投資客以人頭帳戶向銀行貸款,收購大量二手房,有的多達兩百多戶,再以仲介業之加盟店方式推銷出售,彭淮南希望金融單位配合行政政策杜絕炒作,才有利臺灣房市長遠發展。

  臺灣“央行”昨上午以公開新聞稿方式,發佈此訊息。由於在假日期間,作法相當不尋常,被業界視為是臺行政當局將進一步打壓房價的訊號。

  彭淮南點名的這位二手房大戶,業界非常低調,均不願意透露他的真實姓名,但據了解,在臺北市二手房買賣圈裏,確實有一位名號非常響亮的超級大戶,號稱手中經常保持兩、三百間房子,在看好行情時大量掃貨,看壞時也毫不猶豫果斷殺出,對行情造成巨大波動。

  彭淮南指出,就是因為新增房貸偏重於大臺北都會區,且該區之房價所得比及貸款負擔率均高於其他地區,所以央行才會在6月24日對大臺北都會區祭出“針對性審慎措施”,規定大臺北都會區的第二套房貸,成數不可超過70%,並取消寬限期,且不得以修繕、週轉金等其他名目,變相增加貸款金額。

  有臺灣民眾向彭淮南訴苦,指當初買的二手房,是前手于一、兩個月前購入,短期間即加價轉售,對此類炒作行為,深感不滿。

  臺灣“央行”採取一連串調控房市的措施,但近十年來臺灣超額儲蓄高達8.7兆元新台幣,顯示銀行體系閒置資金過剩,是房價炒作的主要動能。對此,彭淮南以當初辦黃金存摺的經驗建議銀行,在從事放款業務外,尚可考慮推出風險可控管之金融商品,協助社會大眾善用儲蓄,並增加本身之營運收入。(台灣網 張辰劍)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