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經濟部門:最快年底對陸資來臺進行二階段鬆綁

2009-09-29 13: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肖燕
  臺灣《工商時報》今日在頭版頭條報道,臺當局“經濟部長”施顏祥28日表示,最快在年底,“經濟部”會就陸資來臺投資進行第二階段的檢討鬆綁,包括參股臺灣面板、半導體,及工程承攬業務,都將納入檢討項目。

  至於臺灣産業西進登陸的鬆綁也在檢討中。對於輕油裂解廠,他明確表示,“先國光、後大陸”,而面板及半導體的開放沒有時間表,12寸晶圓廠的投資並不禁止,以掌握技術優先為最大原則。

  據了解,在許可制之下,臺商對敏感性科技的西進,除了直接投資外,亦可採取並購投資,讓廠商有多元的選擇,“經濟部”對兩者的投資審查條件不同,即不是做本業,但可以參股異業。

  施顏祥舉例表示,新模式是臺積電及聯電去大陸並購大陸半導體公司,以取得股權的方式作為投資規劃,法令上也沒有限制,因去大陸投資採許可制。

  施顏祥表示,陸資來臺投資至今,已上路3個月,投資案僅10件,大致是因臺灣開放項目不多、配套尚不成熟,況且陸資企業也需要時間考察與規劃。“經濟部”已決定最快在今年底前做一檢討,並進行第二階段的鬆綁。

  其中,面板業者已向“經濟部”建議,可成立子公司讓陸資入股,而母公司掌控決策權及經營權,讓陸資分享臺灣面板産能。

  對此,施顏祥表示,他曾聽業者如此建言,也了解大陸業者投資需求,但“經濟部”尚須進一步分析,臺灣面板製造與大陸品牌結合創造雙贏的建議,他能理解,但涉及投資金額、股價等問題,需通盤研議。

  大陸企業亦表達,希望第二波鬆綁時,可以開放工程承攬,據悉,“工程會”將檢討,“營造公會”曾就海事工程特定工程項目承攬詢問工程會是否可納入評估,惟全面開放官員認為恐怕不易。

  至於敏感項目登陸的鬆綁檢討,施顏祥説,石化上游開放時機,“國光石化案明朗時,就是考慮開放輕油裂解場登陸時”。“政府”認為,是否開放輕油裂解廠西進,涉及市場規模考慮。站在促進就業與投資的立場,“政府”希望4、5千億元重大投資能臺灣優先,會“先國光,後大陸”,“政府”希望盡最大努力克服環評。

  在半導體及面板開放登陸沒有時間表,最大原則是“技術一定要領先”,因這是臺灣優勢産業,領先多少與如何開放都要討論。12寸晶圓,6代面板、8代面板,都會討論如何開放。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