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備戰創業板 亮出獨門投資秘笈

2009-09-28 08:30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胡珊珊
  隨著上週五10隻創業板股票的發行,創業板開板在即。究竟基金公司怎樣看待高市盈率的創業板,又將以怎樣的姿態參與創業板?上海證券報記者邀請了長盛、華安、新華(原新世紀)基金投研人員及基金經理,就此話題展開一番討論。

    嘉賓:

    長盛創新先鋒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動態精選證券投資基金經理 鄧永明

    華安基金策略分析師 王 艷

    新華基金(原新世紀基金)研究總監 周永勝  

    創業板對主機板市場影響有限

    基金週刊:創業板的推出對資本市場會有怎樣的影響?在此影響下四季度的行情又會如何演繹?

    鄧永明:創業板的推出,短期來看,會從主機板分流一部分資金,但由於整體融資規模不大,影響有限。從長期來看,創業板的推出有利於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增加不同偏好人群的投資需求,同時也解決了中小企業單一的融資途徑,對加快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激發更多的人去創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創業板的推出,會把更多民間資本匯聚起來,支援創新企業,激活創新機制,帶活整個經濟,進而也促進了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

    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錶,對宏觀經濟的變化敏感性強,會提前反應。今年上半年,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有效地遏制了經濟的快速下滑,出於對後期經濟的良好預期,證券市場出現一輪反彈情。在接下來的第四季度,政府投資的邊際效用會有所減弱,在寬鬆貨幣政策“微調”的背景下,調結構可能會成為政府下階段的重點,市場可能只有結構性機會。這期間,我們要重點關注民間投資的變化,如果民間投資能夠持續恢復,並接過政府投資的“接力棒”,經濟恢復的可持續性就值得期待,行情啟動就值得期待。

    王艷:我們認為,主機板市場的運作趨勢和發展格局並不會因創業板的推出而發生逆轉性改變:首先,海外市場的經驗顯示,創業板推出不會對主機板市場走勢形成顯著影響;其次,我國的中小板市場在2004年6月推出的前後時間段,A股市場的原有運作架構也未發生變化;另外,雖然創業板推出會吸引部分資金的參與,但總體上看對主機板市場資金分流的作用不會很突出。根據最新10家創業板新股的詢價資訊分析,10家公司的融資規模達到66億元左右,平均每家融資6.6億元。假設149家創業板公司均在年內上市,按每家6.6億元募資,且上市首日平均漲幅高達100%,則極限分流資金將達到2000億元左右。我們認為,對於日均成交額近2000億的主機板市場而言,分流的資金量完全在可承受範圍之內。另外,目前“小量多次”的融資方式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其對短期市場的衝擊力度。最後,從正面作用看,創業板的開設一方面為在創投領域已有相關投資的上市公司提供了退出機制和投資收益的新渠道,同時創業板個股的合理定價,也有利於主機板相關板塊或行業個股行情的活躍和估值水準的提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