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限制購買資産或引發全球匯率戰

2013-01-28 15:1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范樂

  自從日本央行本月22日發佈“從明年起無限量購買資産,並把通脹率目標上調至2%”的公告後,世界多國便把不滿的目光投向日本,其中,有擔憂,也有指責。

  經濟學家、長江商學院教授周春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世界各國之所以對日本採取的貨幣政策表示擔憂,重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對央行的干預。

  採取量化寬鬆政策

  從經濟上來講,日本央行此舉無非是想擺脫多年來的緊縮狀況。有媒體報道,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日本去年12月出口同比大跌5.8%,全年貿易逆差規模創下紀錄新高,截至去年12月,日本出口已經連續7個月下跌,2012年全年日本貿易赤字達到6.9273萬億日元。

  近日,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日本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狀態,從最近日本的經濟指標中,可以看到日本經濟衰退比歐洲都要嚴重。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這些現實情況促使日本採取上述措施。

  周春生表示,央行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穩定貨幣和物價,而且在歷史上央行大多保持相對獨立性,而日本通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做法,實際上是政府對央行干預的做法,於是引發了大家的擔憂。

  據了解,安倍晉三去年在預備競選日本首相時,提出了通過降低匯率方式促進經濟,現日本央行推出的這一政策和安倍晉三的想法確實有一定的關聯性。

  周春生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安倍政府希望提升日本經濟增長速度,提升日本産品的國際競爭力,通過出口這種國際做法對日本來説,可以大量的印鈔和注入流動性,從而導致日元貶值,這種貶值會對日本的出口、投資起到推動作用。不過,此舉也有可能會引起全球的匯率競爭,因為全世界現在處於經濟低迷期。

  其他國家或效倣日本

  隨著日本央行宣佈採取量化寬鬆政策之後,瑞銀集團主席埃克塞爾韋伯、英國央行行長默文金、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等人紛紛對日本進行指責和提出批評,而德國總理默克爾則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言時表示,從日本目前的情況看,不能説不擔心存在操縱匯率的風險。

  雖然,日方極力強調日本央行新推貨幣寬鬆措施旨在克服通縮,但近期的一系列數字足以説明各國擔憂的必要。

  美元對日元匯價自2012年9月最低的77.27持續上漲,在日本量化寬鬆政策出臺後,1月24日美元對日元匯率大漲2%,1月25日美元對日元匯率續漲0.64%,至上週五最高衝刺91.19,漲幅高達18%,收盤為90.90,這樣的上漲速度難免不引起歐美大國的“重視”。

  周春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日本的做法引起了各大國的擔憂,美國也在採取類似的做法,歐洲經濟也不景氣,歐洲和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都比較低,通過大量印鈔對外匯市場肯定是積極的,在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引起很多國家效倣,通過寬鬆貨幣,實際上變成了全球貨幣博弈。

  趙慶明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採取通貨膨脹的政策只是一個指標,主要是通過量化寬鬆達到日元貶值,進而促進日本産品出口。日元貶值會造成兩種結果,一種結果是其他國家貨幣不貶值,在商品競爭力方面就會受到影響。而另一種結果是其他國家撐不住了就會跟著貶值,造成資本外流,從而挑起匯率戰。

  周春生同時還表示,雖然目前各國還沒有明確的應對日本的行動,但日本的做法顯然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未來,後續國家在制定貨幣政策時肯定會把日本作為考慮的因素。

  此外,另外一位經濟學家向《每經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日本、美國和歐洲等經濟體都競相通過通貨膨脹的辦法來刺激經濟,肯定會引發貨幣戰爭的。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