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爭建亞洲最大基金平臺 開啟第三代人民幣投資

2013-01-28 14: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偉

  中新社香港1月24日電 (記者 江家岱)香港證監會23日首次向市場宣佈,正積極與內地商討兩地基金互認安排,若成功建立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基金平臺。業界形容,這是繼場外市場和RQFII以後第三代人民幣投資渠道,市場成熟,可行性高,有望極大提升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

  香港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張灼華表示,自去年11月以來,與內地監管層積極探討建立兩地基金互認平臺,相信一旦成行將會加深香港的人民幣市場深度。多元龐大的內地基金可為離岸人民幣資金提供新的出路。

  銀行和基金業界對此反應熱烈。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馮孝忠表示,內地龍頭基金若能來港銷售,會直接豐富離岸人民幣的投資産品,增加境外對人民幣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兩地基金髮展已相對成熟,若監管機構批准,可迅速在兩地市場交叉銷售,可行性高,亦不存在額度限制。他形容,這是繼RQFII之後的第三代人民幣投資渠道。

  無獨有偶,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來港時,也提到了要加快內地與香港的金融産品互通,其中就包括基金在兩地相互認可。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分析稱,離岸人民幣的回流機制已逐漸完善,但更重要的體外迴圈還稍欠火候;兩地基金互認後,境外機構和散戶投資者可直接通過基金投資A股市場,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海外資産管理公司可直接在香港推出適合內地投資者的産品,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有基金經理指出,境外投資者一直渴望內地指數産品以外的股票和債券基金,聚焦某個行業的回報率往往是大市的數倍,相比A股直通車,開放現有基金風險可控。但也有業內人士擔憂,兩地投資模式各異,所謂基金通行證無法一步到位,銷售過程中一旦出現投訴,監管機構必須制定預案來處理合約糾紛,內地多款理財産品傳出無法兌付亦是潛在風險。

  香港證監會強調,新安排將以成功推行RQFII的經驗為基礎,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未有具體時間表;包括恒生銀行、嘉實基金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均有意爭飲“頭啖湯”。(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