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企業融資成本上升 受國際資本流動擺布

2011-10-25 08: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馬迪

  中新網10月25日電 英國《金融時報》刊文指出,亞洲不斷提高的籌資成本正打擊著亞洲企業——即便是信用評級很高的企業也不例外。儘管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各個亞洲國家有所不同,但對於那些信用評級為垃圾級別的企業,自6月份開始,信貸市場已幾乎完全關上了大門。

  這一趨勢證明,亞洲經濟體並未與西方脫鉤,亞洲的資本市場和銀行業市場亦是如此。

  鋻於歐洲和美國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各銀行流動性減少;而因受到基金贖回的打擊,大型投資機構正在減持亞洲債券。分析人士表示,缺乏資金可能削弱經濟增長,進而抑制資本流入亞洲。

  “各市場已明顯對流動性重新定價,”摩根士丹利駐香港的董事總經理羅南麥卡洛表示,“收益率息差(相對於美國國債)已大幅攀升。自8月初開始,就不見有較大規模的債券發行了。亞洲仍受國際資本流動的擺布。”

  比如説,韓國進出口銀行9月底發行了10億美元的債券,這是幾個月以來第一家發行美元債券的亞洲機構。儘管具有準主權發行人的地位,該機構付出的利率仍比美國國債高出了近2.5個百分點。交易員們表示,如果該債券在幾個月前發行,利率會低至少1個百分點。

  這種趨勢在某種程度上是各方始料不及的。在10多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亞洲各國政府一直享有盈餘,並積累了龐大的外匯儲備。另外,外債規模僅是以往的一個零頭,亞洲各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大大提高。

  然而,隨著美金存款增速減慢,美金供應如今出現短缺。對於許多在亞洲開展業務的銀行,特別是一些歐洲銀行、以及一些沒有分行網路、無法吸納散戶存款的亞洲銀行,美金籌款的成本已開始飆升。在香港,由於人民幣存款(相對於美元)日益受到青睞,當地一些銀行被迫通過批發市場籌集美元,這提高了它們的放貸成本。

  法國興業銀行駐香港的副首席執行官阿什利威爾金斯表示,亞洲企業“更容易受到籌資成本上升的影響,同時,它們也更容易受到外商直接投資(FDI)下降的影響”。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