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銀行業“殉葬”?下一個倒下的是誰

2011-10-11 10:32     來源:人民網     編輯:王思羽

  德克夏銀行的倒下所産生的破壞力並未如雷曼兄弟的倒下那般巨大,然而歐元區銀行業的一條巨大裂縫正在形成。雖然,法國和比利時兩國目前正加緊制定相關的援助方案,但是政府的救治速度能否跑贏銀行業病情的惡化速度則是個未知數。所有人都在等,還有多少“殉葬”的銀行業。

  當地時間10月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會見法國總統薩科齊之後説,德法兩國願在歐洲債務危機中共同致力於保護歐洲銀行業,兩國已經決定在必要時保障銀行業的資本結構調整。

  顯然,德克夏銀行的倒下切實觸動了歐元區核心國的神經。然而,對於歐元區銀行業日益加劇的危機,歐元區各國政府及機構究竟能開出何種良方?歐元區銀行業又面臨怎樣的前景?

  下一個倒下的是誰

  德克夏銀行的資金鏈斷裂再度拉響了歐元區銀行業的警報。日前,比利時方面宣佈拆分法國和比利時合資的德克夏銀行集團,德克夏成為了在歐債危機中倒下的第一家銀行。據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該集團持有的希臘等歐元區重債國債券規模高達950億歐元,如此巨大的風險敞密碼放款人望而卻步。而歐債危機又進一步降低了集團的融資能力,導致資金鏈斷裂,其短期現金缺口估計可能高達960億歐元。

  “德克夏銀行的倒下等於是撕開了歐元區銀行業的一條口子,相關政府及機構必須進行及時修補,不然很有可能這條口子將完全撕裂歐元區銀行業。”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一方面,歐元區不少大型銀行都存在類似德克夏銀行對希臘等國風險敞口過大的結構性問題,不排除再有銀行發生資金鏈斷裂;另一方面,銀行與銀行之間的資金關聯度往往都高出其他行業,這種連帶性的影響無法預估。”

  而作為歐元區兩大核心國的德國和法國似乎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導致兩國領導快速達成一致性的意見。而就在不久之前,默克爾與薩科齊對於援助銀行業仍存在較大分歧。薩科齊希望歐元穩定基金能夠支援銀行,各國銀行可以向歐洲央行直接融資。而默克爾則反對這一做法,認為受損銀行應該首先設法自己融資,並且各國政府應依靠本國力量對其進行支援。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歐元區政府必須有相應的有效措施來遏制歐元區銀行業狀況的進一步惡化,不然,在目前這種狀況下,銀行業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可能性很大。”

  政府救助難展手腳

  顯然,歐元區銀行業面臨的前景日益嚴峻。但政府的作為空間似乎並不大。歐元區政府首要面臨的問題就是救助銀行業的資金從何而來。歐洲穩定基金的擴容計劃仍處於審核進行之中,顯然難以在短期內為銀行業提供支援。

  “在事態惡化的情況下,歐元區各國政府只能動用公共資源進行政府融資以幫助銀行業,然而在各國債臺高築的情況下,採取這種做法的難度很大,而且很有可能引發民眾的抗議。”奚君羊指出,“即使歐元區請求國際合作,最終也必須以債務的形式錶現。另外就是歐元區採取增發貨幣的措施,顯然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難以控制。”

  儘管德法之間達成了所謂的“廣泛一致”,不過並未有任何細節出爐,只承諾在月底前為這場持續近兩年的歐元區債務危機制訂一個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包括對那些可能因希臘債務違約而面臨危險的歐洲銀行進行資本重組,以及修改現有的歐洲條約以加快歐元區17個成員國的整合。而且薩科齊認為目前還不是探討細節的時候。

  奚君羊指出:“當前,德、法兩國政府很難有實質性的舉措。而之所以在短期內達成這種口頭上的一致性的意向性表述,主要是出於提振市場信心的考慮,表明政府對銀行業的關注及支援,從而緩解市場信心的崩塌。”

  不過,穆迪在昨日表示,銀行業資本重組和更為嚴厲的壓力測試可能都無法令投資者信心獲得持續改善,投資者的信心可能依然較為脆弱。近日來,關於歐元區將對希臘實行極端性債務重組的傳言沸沸颺颺,而不少經濟學家及業內人士預言將免除希臘至少60%的債務。一旦真的發生免除希臘債務的事件,那麼這種類似于破産做法所帶來的破壞力,無疑將把歐元區銀行業推向黑暗的深淵。(付碧蓮)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