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銀監局否認向央行申請600億元救急貸款

2011-10-11 10: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一些學者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溫州的信貸困境,需要從政策上進行改變和突破。(資料圖 中新社發)

  溫州市政府近期密集出臺政策穩定信貸市場,引發各界對是否應該“救市”討論。有聲音質疑,高利貸資金鏈斷裂引發中小企業倒閉潮的説法是在混淆視聽,不該拿納稅人的錢來為投機者買單。一些經濟學家則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溫州信貸困境,需要從政策和體制上進行改變。

  溫州辟謠三傳言

  據廣州日報報道,溫州銀監局局長張有榮透露,初步統計溫州有21家銀行在此次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中受到牽連,但溫州銀行業流入民間借貸市場的資金最多不過數十億元,不良貸款率沒有明顯上升趨勢。

  針對溫州市希望申請金融穩定再貸款600億元,以支援銀行機構增加對困難企業的融資規模的消息。

  溫州銀監局稱600億的數字純屬“子虛烏有”,並對這一數字感到“驚訝”。

  里昂證券調研報告稱,溫州民間未償貸款總量可能高達8000億到10000億元,壞賬總額最高可能達1500億元。

  溫州銀監局予以否認並解釋稱,溫州目前不良貸款餘額為22.72億,即使15.86億受牽連資金全部變成不良貸款也只有38.58億。如果溫州民間借貸總量達8000億,根據傳言有八成資金來自銀行,就是説有6400億銀行資金投入民間借貸,這個數字超過了溫州現有貸款總額。

  針對89%的溫州人或家庭參與了民間借貸的説法,溫州方面則表示是部分媒體“斷章取義”。

  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稱,該行工作人員向300個從事民間借貸的監測戶發出了300份調查問卷,最後收回了266份有效問卷,其中顯示有89%的家庭是資金出資方。“這300個家庭本身全部都有民間借貸,調查是有特定統計範圍的。”

  納稅人為高利貸埋單?

  溫州市政府近期密集出臺政策穩定信貸市場,但反對“救市”的聲音不少。有聲音質疑,高利貸資金鏈斷裂引發中小企業倒閉潮的説法是在混淆視聽,不該拿納稅人的錢來為投機者買單。

  華興資本CEO包凡在其微博上表示,“所謂地下錢莊而引起中小企業連鎖倒閉在我看來根本就是混淆視聽。真正的中小企業根本借不起高利貸,借放高利貸十有八九是去投機,以房地産為主。而今銀根緊縮,尤其是信託融資被斷,造成資金鏈崩潰。以拯救中小企業為名,替低下錢莊解套,救的是房地産商和他們的主子,過去幾年宏觀調控將功虧一簣。”

  一些網友則戲謔稱,可能溫州的小老闆們太愛自己的企業,所以借高利貸來製造打火機。

  溫州當地一位擔保業人士在接受瀟湘晨報採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高利貸幾乎沒有進入到實業生産的,跑路的那些鞋企老闆我認識,他們參與放高利貸才跑路,並不是企業本身運營出現了問題。”

  一些經濟學家則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溫州信貸困境,還需要從政策和體制上進行改變。

  經濟學家辜勝阻認為,應適當關注民間借貸的積極作用。“對當前的民間借貸應該招安,而不是一味打壓。”

  溫州市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表示,隨著中央領導和各級政府的干預,局面肯定會得到控制。但這只能是臨時措施,要從根本上解決溫州民間信貸困境,還期待更多政策上的改變。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