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走出當前經濟亂局的途徑 美兩學者分享經濟學獎

2011-10-11 09:46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王思羽

  托馬斯薩金特生於1943年7月19日。1964年畢業于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196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目前為紐約大學經濟學系威廉柏克利經濟和商業講座教授。(左圖)

  克裏斯托弗西姆斯生於1942年10月21日。1963年獲得哈佛大學數學學士學位,後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90年以後,西姆斯一直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右圖)

  美國人托馬斯薩金特和克裏斯托弗西姆斯以政策手段及其經濟影響研究獲得201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們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6萬美元)獎金。

  評審委員會説,獲獎成果涉及“宏觀經濟領域的因果關聯”,稱他們的研究成果“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由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採納……構成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工具”。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時間10日13時(北京時間19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瑞典科學院揭曉。

  評審委員會認定,薩金特和西姆斯“開發多種方法,用以回答……問題,即經濟政策與諸如國內生産總值(GDP)、通貨膨脹、就業和投資之類不同經濟變數之間的因果關聯”。

  “宏觀經濟學主要任務之一是理解各種衝擊(因素)和系統性政策改變對宏觀經濟變數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委員會説,而薩金特和西姆斯所作貢獻“對完成這項任務不可或缺”。

  薩金特研究結構宏觀經濟學,為分析持久經濟政策提供分析工具。依照評審委員會的説法,“這一方法可以應用於研究家庭和企業因應經濟動態同時調整預期情形下的宏觀經濟關聯”。

  他二十世紀70年代發表一系列與獲獎成果相關的論文。

  獲獎者西姆斯在接受採訪時不無“得意”

  西姆斯的研究以“向量回歸”數學模型為依據,1980年發表論文,“顯示經濟如何受到經濟政策和其他因素臨時性調整的影響”,如中央銀行調整利率的影響。

  評審委員會説,這兩名獲獎者各自獨立從事研究,而各自所獲成果相互補充,“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由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採納……構成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工具”。

  經濟學獎揭曉發佈會上,西姆斯通過電話回答記者提問時不無“得意”。“我認為,”他説,“探尋走出當前(經濟)亂局的途徑,我所使用和湯姆(薩金特)所創制的方法至關重要。”

  薩金特和西姆斯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6萬美元)獎金。

  在諾貝爾系列獎項中,經濟學獎不同於先前揭曉的醫學或生理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和平獎,並非依照已故瑞典工業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設立,而由瑞典國家銀行1968年創立。

  其他獎項的獎金出自諾貝爾基金會,經濟學獎則由瑞典國家銀行支出。

  “從發現到獲獎至少要30年”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名單可謂爆冷,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此前被視為大熱門的研究債務危機、公共財政和主權危機的學者均未獲獎。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昨天對這一評選結果直言遺憾,稱今年諾獎沒找到重點,只得給了兩個實效性不強、早晚都該給予承認的純技術方面的貢獻者!魯政委認為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應授予研究公共財政和主權危機者獲獎才對。

  不過,按照以往案例,有“時效性”的研究成果卻不太可能當即獲得諾獎,因為諾獎需要時間的考驗。瑞典斯德哥爾摩烏普薩拉大學學者喬納斯柯斯魯德準表示:“從研究發現到獲得諾獎似乎至少要30年。”

  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也堅稱,從不根據近期事件選擇諾獎得主。

  評委會主席佩爾克魯賽爾強調:“獎項無關政治,不跟隨潮流,只注重研究貢獻。我們的評估非常徹底,有可能花好幾年,因此從研究完成到頒獎,常有時間落差。”(記者 陳海玲)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