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團接手美銀減持建行股票 被質疑“賤賣貴買”

2011-09-14 07:42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王思羽

  美國銀行9月初減持的131億股建設銀行股份,有消息稱,近三分之二由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旗下公司、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和中信證券等組成的中國財團接盤,此消息一齣,賤賣貴買的猜疑、中國銀行股投資價值的討論等不絕於耳。

  之所以説是賤賣貴買是因為建設銀行的戰略投資者美國銀行通過入股建設銀行六年,經過四次減持,不僅獲利75億美元,而且仍持有5%的建設銀行股份,看見白花花的銀子被美國人賺走了,國人心裏不是滋味,何況接盤的是國家外匯管理局和社保基金,用的可是中國人的血汗錢和養老保障,這就更讓不少愛國人士義憤填膺。

  先回顧一下美國銀行入股建設銀行的歷史背景。2003年建設銀行財務重組前,其資産不良,董事長被“雙規”,因此在上市前,建設銀行前途未卜,按當時的相關銀行上市規定,需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銀行入股建設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中國銀行系統中,建設銀行的轉變巨大,業務及管理水準提高較快,也有理由相信,是美國銀行入股建設銀行提升了國際資本對中國銀行業的信心,使得建設銀行IPO市凈率超過了當時中國銀行的代表——中國銀行(香港)的市凈率水準。

  美國銀行入股建設銀行之初,曾有評論認為美國銀行進入了一個大賭場,從目前的事實看,美國銀行賭贏了。既然贏了,美銀為什麼急於脫手呢?中國財團和淡馬錫為什麼接手呢?

  對於此次美國銀行減持建設銀行,共識的看法是:美國銀行出於補充資本金的考慮不得已而為之。建設銀行發言人也表示,美國銀行出於自身的原因,減持部分股份,建設銀行表示理解,美國銀行也承諾戰略合作地位不會改變,可謂是雙方均為對方留足了面子。可如果是你本來就是來賭的,在目前這樣的國際經濟環境下,贏了錢不走,那才是怪事。

  至於國家外匯管理局為何接盤建設銀行,不排除他們站得高看得遠,對中國銀行的未來發展高瞻遠矚,也不排除可能是進行外匯管理的嘗試,但其主要目的可能是出於穩定市場的考慮,此舉有助於提升投資者對於中資銀行的信心,好像此消息一齣,建設銀行H股隨之上升超過1%。

  而社保基金的接盤,更讓我們有一點困惑,8月30日,社保基金減持工商銀行3500萬股,是社保缺錢嗎?不會是如此。其原因無非是投資組合中持有銀行股的比例有一定的限制,減持工行是為了給建設銀行讓路,是社保基金期望建設銀行比工行這個世界上最賺錢的銀行有更大發展空間嗎?我更願理解為它是一次與外管局接盤的配套行為。

  關於新加坡淡馬錫接盤美國銀行拋出的建設銀行股份中的三分之一的問題,有評論認為,其在操作是就像在一隻對衝資金,也許就是一個大炒家,今年7月淡馬錫曾經高價減持建設銀行H股,然而僅一個月,又大筆增持,使其持股比例上升到了8.1%。

  淡馬錫減持又增持顯示對銀行股仍有信心,通過波段操作也無可厚非,但他的信心來自哪呢?也許信心就來自於外管局的接盤,你來抬轎我為什麼不坐?在上證指數的權重中,銀行股要佔到四分之一,它不動,大盤難動,它動大盤必動,它如何動是要看經濟的發展和政策的調整,買入銀行股也就進入了一個新的賭局。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