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談判上線進入讀秒期 全球股市波動加劇

2011-07-29 08:58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王思羽

  由於美債談判進度低於預期以及美國27日公佈的經濟數據不佳,27日美國三大股指大幅下跌。而受此影響,28日亞太市場波動加劇,日、澳、韓等主要股指紛紛下跌;隨後開盤的歐洲股市也走勢不佳,截至北京時間28日20時30分,英國金融時報股指跌0.74%、德國DAX股指跌1.77%、法國CAC股指跌1.14%。

  28日美股開盤後表現平穩,三大股指波動不大。

  分析人士認為,投資者避險情緒正在升溫,圍繞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的不安以及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使得美股短期內很難擺脫弱勢調整的格局。全球股市近期也將受到美股“臉色”的影響。

  美經濟復蘇步伐放緩

  距離8月2日提高法定債務上限的最後限期已經時日無多,但是美國國會兩黨之間的談判仍然沒有打破僵局的跡象。雖然大部分的投資者仍將寶押在8月2日的最後時刻上演“雙方妥協”的好戲,但市場內的不安情緒正在逐漸蔓延。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最新公佈的美國經濟數據也低於預期。

  27日,美國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公佈,6月份美國中西部地區製造業産值較5月份略有下降。調整季節性因素後,6月份芝加哥聯儲中西部地區製造業指數下降0.1%至84.0,與5月份數據基本持平。同日美國商務部公佈,調整季節性因素後,美國6月份耐用品訂單下降2.1%至1919.8億美元。而此前有經濟學家預計,美國6月份耐用品訂單將增長0.4%。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7日公佈的褐皮書報告也顯示,6月份和7月初美國多數地區的經濟復蘇步伐放緩,特別是大西洋沿岸地區。表明美國經濟比6月8日公佈上一期褐皮書時有所惡化,當時尚有7個轄區的經濟以穩定的速度增長。此次褐皮書也證實了4-6月份間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放緩的事實。

  最新的褐皮書還指出,儘管雇傭活動有所增加,但美國就業市場依舊疲軟。除少數地區外,多數地區未出現薪酬壓力。此外,儘管企業有能力將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但物價上漲壓力僅略微增加,美國多數地區的通脹壓力有所緩和。

  由於五年期美國國債中標利率高於投資者預期,加之美債違約風險可能導致美國信貸評級遭下調,27日美國國債價格有所下滑,不過,美股27日的大幅下跌也限制了美國國債價格的跌幅。其中,3年期國債收益率由0.64%升至0.69%,5年期國債收益率由1.48%升至1.52%,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2.96%升至2.98%。

  投資者情緒糾結

  受隔夜美股大跌影響,28日的亞太股市繼續調整。在亞太各主要股市中僅有香港恒生指數上漲0.13%。日本日經225指數下跌145.84點至9901.35點,跌幅達1.45%;澳大利亞標普200指數下跌73.60點,跌幅達1.62%;韓國綜指下跌18.46點,跌幅為0.85%。整體來看,亞太股市波動較前一個交易日有所加劇,美債危機的愈演愈烈對市場信心形成較為明顯的壓制。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全球資本市場最大的威脅在於美債可能違約所引發的美國信用評級大幅下調。包括奧巴馬在內的多位美國政商領袖此前均警示過美債違約將帶給全球的巨大負面影響。儘管大部分投資者都預期美債危機會在最後關頭順利化解,但兩黨看起來互不妥協的態度使得美債違約風險始終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

  從另一方面看,如果美債違約最終上演,投資者也缺乏有效的應對方式。按照慣例,當經濟領域的投資風險加大時,投資者往往買入美國國債,而美元作為最佳避險貨幣往往會相對升值。但這次問題恰恰出在了全球“最安全”投資標的——美國國債身上,這使得投資者也面臨左右為難的窘境。而美元指數近期先跌後漲的走勢也印證了投資者的糾結情緒。截至28日20時30分,美元指數已經上漲至74.3。

  分析人士預計,短期美債違約風險仍將推高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包括美股在內的全球主要股市短期仍將維持弱勢調整格局直至美債上限談判達成最後協議。除此之外,不穩定的企業盈利數據與低於預期的美國經濟數據也將成為制約美股上漲的重要因素。(曹陽)

分享到: 新華微博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