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困局恐令弱美元常態化

2011-07-28 08: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王思羽

  儘管8月2日“大限”近在眼前,美國國會兩黨的債務上限談判僵局仍難破解。從根本上説,美國發生債務違約是兩黨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考慮到兩黨在鞏固長期財政狀況同時避免傷害經濟復蘇方面並無分歧,只是在債務上限提升額度、方式以及削減赤字的具體措施上討價還價,美國債務上限最終上調並無太大懸念。

  在短期提高舉債上限後,美國接下來必須著手削減長期財政赤字。事實上,高負債已經對美國經濟産生負面影響。一方面,高負債遏制了美國居民和企業的消費與投資意願,大量利息償付還減少了財政收入中用於消費和投資的部分,遏制了經濟增長動力;另一方面,負債過高引發市場對美國主權信用前景的擔心,從而推升國債收益率,借貸成本上升也不利於經濟復蘇。

  基於經濟基本面的持續不振,美元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升值的根本動力。考慮到當前美國經濟復蘇疲弱,在財政政策面臨緊縮的條件下,美聯儲將不得不在更長一段時間內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不變,弱勢美元恐將常態化。

  削減財政赤字的途徑之一是增加稅收,其前提是美國經濟實現持續穩健的增長。目前美國經濟復蘇根基脆弱,失業率居高不下,因此增稅舉措實施空間不大,最多不過是停止中産階級減稅計劃。更何況共和黨反對增稅態度堅決,奧巴馬政府實際上已經放棄了增稅打算。

  開源無望,節流也難。從美國財政支出構成來看,近四十年來法定支出在整體支出中的佔比逐年上升,已經超過50%,其中社會保障和醫療費用等基本無法削減的支出佔比更高。相比之下,自主性支出在整體支出中的佔比較小,這意味著財政支出削減空間相當有限。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在中長期內通過削減支出和擴大稅收來穩固財政的舉措將步履維艱。此間美聯儲不但要擔負起呵護經濟復蘇的大任,同時需要通過保持低利率和弱勢美元來緩解債務壓力。

  一方面,如果美國政府達成財政開支縮減方案,必然對經濟增長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分析人士普遍預計,縮減財政赤字將對美國國內生産總值造成0.4-1.4個百分點的拖累。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將不得不繼續推遲加息進程,“弱勢美元”政策將延續。

  另一方面,為避免債務違約並稀釋債務壓力,美聯儲將繼續充當財政部最後借款人的角色,利用美元儲備貨幣地位持續購買美國國債,將債務貨幣化以維護市場對美國償還債務能力的信心,美元氾濫局面不會逆轉。

  事實上無論舉債上限最終能否上調,美國是否會出現債務違約,美國國債和美元的信譽度都已受到影響。而由於缺乏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美國債務困局恐將演變成不時發作的“慢性病”,這使得“弱勢美元”格局將被迫延續。即便歐債危機等其他事件引發的市場避險情緒可能給美元帶來短期提振,長期來看美元仍難有徹底翻身的支撐動力。

  在弱勢美元趨勢長期延續的情況下,大宗商品和農産品價格將得到支撐,這意味著全球經濟將面臨持續的更為嚴峻的通脹風險。對於已被通脹利劍刺痛的新興經濟體而言,在如何抵禦高通脹並維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方面,將面臨更為複雜的政策平衡考驗。

分享到: 新華微博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