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美債談判接近達成協定 新方案將分兩步走

2011-08-01 07:05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王思羽

  據外媒報道,在距離8月2日美債違約大限僅剩不足兩日之時,美國國會兩黨7月31日圍繞提高債務上限的談判已接近達成協定。

  據美國媒體7月31日報道,美國兩黨在提高債務上限問題上接近達成協定,以免美國政府發生債務違約。

  參 議 院 少 數 黨 領 袖 、 共 和 黨 人 麥 康 奈 爾(M ithchM cConnell)7月31日早間接受C N N採訪時表示:“我們已經非常接近達成協定。”民主黨參議員舒默説,協議有望達成,違約可能性顯著下降,但還要進行大量討論。

  據稱,白宮與共和黨領導人仍在商談的新方案將分兩步提高債務上限約2.4萬億美元,十年內削減赤字的數額略大於這一規模。第一步,債務上限將立即提高1萬億美元,第二步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再提高。該方案要求國會就平衡政府預算的憲法修正案投票。不過兩次提高債務上限都無需國會批准。方案還要求成立一個由兩黨議員各佔一半人數的專門委員會,負責監督財政狀況。據麥康奈爾稱,目前正在討論的計劃包括削減3萬億開支,並稱對此雙方已非常接近達成最終協議,但該計劃不包括增稅。

  參議院定於7月31日下午對該方案舉行程式性投票。如果方案獲得通過,還要舉行最終投票,之後返回眾議院再投票。如果這項方案能夠得到國會兩院批准,方可提交總統奧巴馬簽署為法律,使美國政府免於債務違約。至本報截稿時,消息顯示,兩院投票能否通過還存在不確定性。

  參議院民主黨多數黨領袖裏德(H arryR eid)7月30日宣佈,應白宮要求,原計劃在當地時間7月31日淩晨進行民主黨版債限案的測試性投票延後到7月31日下午1時(北京時間8月1日淩晨1時)進行,為雙方爭取更多的時間以達成協定。

  裏德表示,國會領導人和奧巴馬團隊之間的談判正在進行,還有許多內容需要最後確定,距離達成妥協還有一段距離,“我很高興看到邁向合作和妥協的這一步,我希望它會開花結果。”

  根據美國的立法程式,提高債務上限的法案要得到國會兩院通過,才能提交總統簽署為法律。此前的7月29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59比41的投票結果否決了眾議院通過的由共和黨領袖、眾議長博納提出的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和削減赤字的法案。

  按照博納的方案,國會將採取“兩步走”的方式提高債務上限,即先提高9000億美元債務上限,同時要求在未來十年削減赤字9170億美元。這意味著在明年初,美國將再度面臨提高債務上限的討論,屆時這一問題將成為奧巴馬總統尋求連任的重要障礙。民主黨則希望使債務上限提高的時限能夠覆蓋明年的總統大選,同時希望適當增加收入。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到今年5月16日已經突破14 .29萬億美元的法定舉債上限,如果國會不能在8月2日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將面臨違約風險。分析人士普遍預計,美國兩黨在最後一刻會達成妥協,避免違約打擊本已十分嚴峻的美國經濟。

  各大信用評級機構近日均發出警告,即便美國國會就提高債務上限如期達成協定,如果美國政府不能拿出強有力的措施整頓財政,其信用評級仍有可能遭降。因為提高債務上限雖然可以暫時消除美國政府的違約之虞,但以債養債的做法絕非長久之計。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美國發生債務違約或遭降級,美國國債收益率將飆升。由於美國國債收益率被視為市場無風險借貸成本的基準,因此這意味著整個市場借貸成本將上升。對美國政府、企業以及個人消費者來説,財務負擔將大大加重,經濟復蘇將中斷,甚至重新陷入衰退。

  摩根大通估計,如果美國AAA評級遭下調,會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60到70個基點,這意味著美國政府融資成本每年增加近1000億美元,財政負擔進一步加劇。

  瑞士信貸銀行日前發佈的報告稱,如果美國出現債務違約,美國經濟將萎縮5%以上,而紐約股市將會暴跌30%。在剛過去的一週裏,由於提高債務上限的談判久拖不決,紐約股市經歷了今年以來最慘烈的一週,標準普爾500指數連續5個交易日下挫,全周下滑近4%。

  與此同時,如果美國發生違約,將會引發全球範圍的金融動蕩,全球債市和股市均將出現巨大波動。此外,美元匯率將大跌,可能導致石油等以美元定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進而給其他經濟體造成較大輸入性通脹壓力。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投資者在拋售美國短期國債而轉向期限較長的國債,市場上1個月期國債收益率漲幅高於6個月期國債,表明投資者認為美國有可能出現債務違約。

  全球著名宏觀經濟諮詢機構凱投宏觀預測説,如果美國出現債務違約或評級被下調,標普500指數到今年年底將再下挫10%,跌至1200點左右。紐約商品交易所資深交易員卡本預計,油價將會繼續下跌至每桶90美元附近。德意志銀行貨幣策略主管艾倫拉斯金預計,美元指數將再跌2%。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