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板塊重挫拖累美歐股下跌

2010-07-19 13:42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程軼文

  華爾街巨頭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好于預期的季報並未能阻止股市下跌。相反,兩者在16日的交易中分別大跌近10%及7%,金融板塊的重挫拖累16日美歐股市大盤下跌超2%;而美元兌歐元周跌幅為2.4%,創近14個月來之最。

  究其原因,這兩大華爾街巨頭在16日發佈的季報中紛紛就未來營收提升發出警告,加上前一日通過的金融監管法案將對金融機構利潤最豐的投行業務設限,這導致投資者對華爾街大行的增長感到擔憂。此外,同日公佈的消費者信心數據亦顯示,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復蘇的信心減弱。

  銀行未來增長成大問題

  16日公佈的財報顯示,花旗集團今年二季度實現每股盈餘0.09美元,去年同期則為0.49美元;美國銀行二季度實現每股盈餘為0.27美元,同樣低於去年同期的0.33美元。

  儘管兩大金融機構的業績要好于市場預期,但兩者均在業績報告中稱其投資銀行業務獲利出現下滑,並認為在提升營收方面具有挑戰。“兩份財報都反應信貸質素明顯改善,但沒有明確未來將如何增加營收。”投資商美國弗朗特公司董事長馬修弗朗特表示。

  此外,15日美國國會通過了歷史性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為了防止金融機構過度冒險,該法案將對銀行業“賺錢利器”投行業務設限,銀行業的利潤將受多大的影響同樣成為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之一。最近的幾個季度,銀行業都是在靠其投資銀行業務賺錢。然而,兩家公司的財報顯示,美國銀行的投資銀行收入在二季度由一季度的98億美元大跌至60億美元;花旗集團也表示,其證券和銀行業務營收較一季度下滑26%至60億美元。

  此外,16日公佈的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6月份的76降至7月份的66.5,這是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準。這顯示投資者越發擔憂,銀行在投行業務被限制的情況下,其他部門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提升營收的目標。

  金融股成重災區

  由於投資者擔心未來銀行將如何贏利,銀行股16日領跌歐美股市。其中,美國銀行重挫9.2%至13.98美元;花旗集團亦大跌6.25%至3.90美元。標普金融指數則大跌4.4%。

  外國企業在美國股市掛牌交易的美國存托憑證(ADR)中的金融股16日大跌,巴克萊挫跌8.2%至17.30美元;德意志銀行跌4.2%至61.23美元;瑞穗金融集團亦滑落3.1%至3.11美元。

  在歐洲市場,銀行股亦是跌幅最大的板塊之一。巴克萊、法國巴黎銀行和德意志銀行下挫3.1%至5.2%不等。

  銀行股的不佳表現拖累大盤跳水。16日,美國三大股平均跌幅高達2.84%,並進一步推高上周單周跌幅。其中,道瓊斯指數下跌1%;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挫1.2%;納斯達克指數小跌0.8%。泛歐績優股指標指數亦在16日收低2%,報1012.94點,為7月7日以來最低收盤點位。上周,該指數累計下跌0.6%。

  下周,美國將有更多大企業公佈財報,其中包括IBM、紐約梅隆銀行、高盛、蘋果和強生等行業巨頭。不過,依然有業內人士對財報季的表現持樂觀態度。“第二季度財報季可能極為強勁,基金經理人對此缺乏準備。”美銀美林歐洲股市策略主管蓋瑞貝克稱。

  美元周跌幅創14個月之最

  對未來經濟復蘇的擔憂還波及美元,上周,美元兌歐元匯率貶值幅度達到近14個月來最大,美元兌日元匯率也下挫至年內新低。

  在美國公佈了令人失望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後,16日紐約匯市美元兌歐元匯率盤中一度達到1.3美元的關口之上,創出兩個多月來的新高,並使美元在上周累計貶值達2.5%左右。此外,美元兌日元匯率亦在當日跌至7個月低點的86.27日元。

  受到實物需求減弱以及低於預期的美國經濟數據及財報引發股票及商品市場普遍走低的打壓,紐約商品交易所16日黃金期貨8月合約每盎司下跌20.1美元,收于1188.2美元,跌幅為1.7%,收盤價創下5月21日以來的新低。

  大宗商品亦未能逃脫下跌的命運,16日,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61美分,收于每桶76.01美元。倫敦市場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6美分,收于每桶美元75.37美元。(記者 王宙潔)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