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出售黃金國際金價大漲 專家建言中國謹慎購買

2009-11-05 08:48     來源:新京報     編輯:肖燕

  印度央行“吸金”200噸 金價創歷史新高

  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佈向印度央行出售黃金200噸,這也是IMF近九年來第一次出售黃金。受此消息影響,昨日紐交所COMEX-12月期金大漲2.9%,收于1084.90美元/盎司,創下歷史紀錄。

  中國或加入買金陣營

  今年9月18日,IMF執行董事會同意出售403.3噸黃金儲備,佔該組織黃金總儲備的八分之一,以解決IMF面臨的財力不足問題,併為貧困國家提供更多貸款。11月2日,IMF宣佈首批200噸黃金以1045美元/盎司的價格出售給印度央行。

  對於剩餘的203.3噸黃金,IMF總裁卡恩表示,仍處於待售狀態,IMF已經準備好與意向購買國家的央行或其他官方機構進行初步接觸,甚至不排除在公開市場出售,但會定期、及時向市場公佈售金情況和進展,以減少金價的波動。而中國央行成為下一批購買者的焦點人選。其實早在IMF拋出黃金出售計劃之初,外界就認為中國將成為首批購買者。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某種程度上説,黃金儲備在國際上會被視為一種實力的象徵。以人民幣為例,如果要進一步發展成為區域乃至國際貨幣,除了在貿易、投資以及自身絕對經濟實力方面的增強之外,一定量的黃金儲備也是一個重要的參照指標。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明表示,中國外匯儲備大量配備美元資産所帶來的隱患已經非常明顯,將一些外匯資産轉換為黃金儲備,可以有效優化外匯儲備結構,可以對未來美元以及美元資産可能出現的貶值做部分對衝。增持黃金儲備是路徑之一。“目前黃金每年的供應量比較少,像IMF這樣大規模拋售黃金的機會並不多,中國應該抓住機會積極接觸。”張明説。

  專家建議應以合理價格購買

  金價是中國央行必須考慮的問題。張明指出,目前的金價本身存有泡沫,中國應該以一個合理的價格來增持黃金,如果再次出售的黃金價格較印度央行購買的1045美元/盎司高出許多的話,中國央行應該謹慎。

  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常務理事譚雅玲也表示,市場對中國因素非常敏感,中國要買什麼什麼就貴。目前金價已經突破1000美元/盎司,是一個相對高價。金價今後走勢存有較多變數,中國央行應謹慎購買。

  數據顯示,從今年9月18日IMF公佈黃金出售計劃之後至10月15日期間,國際金價出現了一輪快速上漲。10月15日達到歷史高點1072美元/盎司。

  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黃金出産國。中國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4月份曾表示,自2003年以來,中國央行共增持454噸黃金,中國的黃金儲備已達到1054噸,在全球排名第五。目前已公佈黃金儲備的國家中,只有六個國家的儲備量超過1000噸。(記者 蘇曼麗 范旭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